四川省二线城市高校教师隐性流失问题研究——以S学院为例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198810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发展加快,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大大地加剧了人才的流动,引发了高等学校教师的大量流失,地处二线城市(非省会城市)的高校由于地域、交通、经济不发达等等因素,在竞争中相对处于劣势地位,一些具备高学历、高职称或在某些领域学有专长的优秀教师流失严重,已非常严重地影响了二线城市(非省会城市)高等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如何控制教师流失,是当前二线城市高校师资管理部门共同关注与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教师的流失可分为显性流失和隐性流失两种情况,显性流失是看得见的,而隐性流失更具有隐藏性,但隐性流失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对学校的危害则更大。本课题的研究以地处川南Z市的S学院的教师隐性流失情况为个案进行研究,对地处二线城市(非省会城市)S学院教师隐性流失的流失类型、流失现状、流失特点及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从经济状况、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制度管理、教师个体等多方面着手揭示了高校教师隐性流失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预防和控制S学院教师隐性流失的应对策略和建议,以达到稳定S学院教师队伍的目的。   本文分5个部分来论述S学院教师的隐性流失问题:   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提出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   第二部分:文献综述。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   第三部分:S学院教师隐性流失的现状及影响。   第四部分:S学院教师隐性流失的原因分析。   第五部分:对S学院教师隐性流失问题的建议。   第六部分: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S学院的个案研究,为该S学院预防教师隐性流失提供建议和意见。也期望能为四川其它同处于二线城市的高等学校稳定教师队伍提供参考,以促进学校健康发展。
其他文献
新课改的推行对传统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如何适应新课改,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改善课堂教学人文环境,激发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热情,提高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值得教师
近日,2010海宁中国经编科技文化活动周盛大开幕,同时园区内二十八层楼高的经编总部大厦正式落成。开幕式上浙江海宁经编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沈顺年介绍本次活动周情况,海宁市、浙江省发展和发展委员会、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等相关领导致辞。  浙江海宁经编产业园区成立于2000年,2006年通过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审核,升格为省级开发区。目前占地5万平方公里,拥有入园企业367家,其中85%以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