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经济的发展成果举世瞩目,改革开放的程度也随之不断加深,与此同时,资本市场上大量的中国企业选择在海外上市,以谋求企业更好地发展。从上世纪90年代初至今,已有五次中国企业登陆美国资本市场的浪潮。但从2010年开始,由于做空机构攻击、价值被低估、公司管理等多方面的原因,同时也因为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与发展,一些中国概念股陆续从海外市场私有化退市。上海征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即巨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11月18日,是一家以网络游戏开发为发展根基,并将研发、营运与销售三个板块同时融合贯穿于企业经营的综合性娱乐企业。巨人网络2007年11月1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当时规模最大的在美上市的中国民营企业。中概股危机后,2013年11月25日,巨人网络宣布收到私有化要约,要约中拟回购股票价格为11.75美元/股,并从2014年1月开始私有化进程。2014年7月18日,巨人网络宣布已完成私有化并退市。2015年11月10日,巨人网络壳公司世纪游轮与巨人网络的重组协议达成,协议中世纪游轮拟以29.58元/股的价格向巨人网络发行约4.425亿股股票,购买巨人网络100%股权。2017年6月8日,世纪游轮发布公告,已完成工商登记、公司名称及证券简称变更,至此巨人网络完成从纽交所退市并回归A股市场。在私有化退市的中概股企业中,有一部分是由于自身经营等方面原因而被动退市,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如巨人网络等,主动进行私有化从海外市场退市。在已完成私有化退市的中概股企业中,有许多企业选择通过借壳上市或IPO等方式回归国内A股市场。中国企业从海外市场私有化退市回归A股市场对企业自身发展以及资本市场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以中概股私有化退市回归为研究主题,以巨人网络私有化退市并借壳世纪游轮回归A股为案例,主要分析其私有化退市的动因、方式,退市后回归国内A股市场过程中公司策略与路径的选择以及回归后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由此得到巨人网络在本次私有化退市并借壳回归A股市场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为我国企业在海外市场退市回归时公司的相关决策的选择提供一些参考与建议。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本文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包括文章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与思路、创新之处与不足、文献综述以及中概股相关情况的介绍。通过对中概股相关情况的详细介绍,能够对中概股的含义与目前中概股市场的状况有一个清晰准确的了解;本文第二部分为巨人网络私有化退市并借壳世纪游轮回归A股市场的案例介绍。在这一部分中,首先将介绍中概股退市的具体现状,作为本章的背景介绍。近几年许多中国企业都进行了私有化退出了海外证券市场,其中包括巨人网络、奇虎360等知名企业,各企业由于自身情况的不同,以不同的动机从海外资本市场退市。在对中概股退市现状详细介绍的基础上,本章还将对本文的中心案例——巨人网络借壳世纪游轮回归A股市场进行详细介绍,对巨人网络从纽交所主动私有化退市,之后借壳世纪游轮回归A股市场的过程进行详细介绍与梳理;本文第三部分为巨人网络借壳世纪游轮回归A股市场的案例分析。这一部分首先介绍中概股海外退市回归的相关理论,即针对中概股企业退市的主要原因与中概股企业在退市之后回归A股市场不同路径的选择进行分析。之后为本文中心案例——巨人网络借壳世纪游轮的案例分析。案例分析中包括巨人网络以企业自身的经营与发展为基础,从纽交所私有化退市的动因分析,巨人网络私有化方式分析,巨人网络私有化退市后回归A股的路径选择,以及回归A股市场后从企业财务角度出发的企业绩效分析。通过以上分析内容,能够了解巨人网络在私有化退市以及借壳回归A股市场这两个过程中根据市场环境与企业自身特点做出的策略选择以及成功经验,由此得到对于在海外上市的中资企业的经营决策具有参考价值的启示与建议;本文第四部分为结论与建议。通过文章的上述分析,这部分首先对巨人网络借壳世纪游轮回归A股市场进行案例总结。在此基础之上,这部分还将以上文的分析与结论为依据,提出包括对中概股企业海外上市、退市相关决策的建议。除此之外,还有对中概股企业回归国内资本市场不同路径选择的相关建议,以及监管当局对资本市场与中概股企业海外退市回归管理的相关建议。中概股企业海外私有化退市回归作为近年来资本市场与中概股市场的热门话题,对于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与稳定有非常深远的影响。了解中概股海外退市的主要原因,研究中概股海外退市过程中包括私有化方式、回归路径选择在内的一系列内容,对于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以及中概股企业能够在退市回归的过程中更加合理的配置、使用资源,采取适宜公司发展的决策以保证中概股企业可以顺利私有化回归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以巨人网络私有化退市借壳世纪游轮回归A股市场为例,研究中概股退市动因、私有化方式及回归路径的选择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与完善和中概股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