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都步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社会生产对各种自然资源能源的需求量都急速增加。虽然我国自然资源的总量比较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却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无法否认的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始终把重心放在发展经济上,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较低、保护手段也远远不够,这无疑造成了经济发展和资源承载、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矿产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2000年以来,我国的矿业权资本市场日益活跃,但管理体制却未能随之及时发展完善,包括矿产资源在内的各类自然资源性国有资产经营效率低下、损失浪费严重,甚至成为少数人利用制度漏洞攫取个人利益的工具,严重影响资源性国有资产安全。 近年来,大气污染、资源枯竭等一系列资源环境问题引起了政府部门和社会民众的广泛关注。为推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政府节约资源、加大环境保护工作力度,近年来审计署组织开展了多项自然资源环境审计,积极推动国家相关重大政策落地,揭示了政府部门在履行自然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职责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揭露了一批相关领域的违法违规案件线索,切实维护了国家的资源权益和能源安全,在推动完善国家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2013年至2015年审计署连续三年组织对山东、青海、新疆等多省区的4172宗矿业权开展了审计,揭露了一批矿产资源经营管理中的重大违法违规违纪问题,在保障矿产资源领域国有权益完整、推动完善我国矿业权管理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将围绕我国政府部门组织开展自然资源审计工作的情况进行研究,通过总结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学术理论及研究成果,在介绍英国、加拿大等国家的政府部门实施资源审计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矿产资源审计领域的具体案例,总结我国自然资源审计工作取得的成果、深入分析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以丰富自然资源审计领域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