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麻杏石甘汤合止嗽散加减对急性支气管炎(风热犯肺证)用药前后的咳嗽发作次数、咳嗽症状积分、支气管严重程度评分(BSS)、中医证候疗效评分,评价该方对于急性支气管炎(风热犯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1.临床资料选取符合急性支气管炎(风热犯肺证)诊断的60例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设计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2.用法试验组:麻杏石甘汤合止嗽散加减,口服100m1/袋,每日3次,一次一袋;对照组:太极急支糖浆,口服100m1/瓶,每日3次,一次20m1。疗程7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等变化。3.监测项目疗效性监测:治疗前后咳嗽发作次数、咳嗽症状积分、BSS、中医症状总积分、中医单项症状积分:安全监测:生命体征、血常规、小便常规、心电图、肝功、不良事件。4.结果的统计和分析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计算。所有的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P≤0.05将被认为所检验的差别有统计意义。结果:1.咳嗽发作次数缓解率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2.咳嗽症状积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3.支气管严重程度评分(BSS)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4.中医症状总积分:两组治疗后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5.中医单项症状疗效:两组治疗后在主症:咳嗽、咯痰、恶风症状的疗效构成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在主症:身热,次症:头痛、鼻塞、鼻干、流涕、汗出、咽痛、咽干、咽痒、咽部充血等症状两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两组疗效相当。6.不良反应:两组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麻杏石甘汤合止嗽散加减治疗急性支气管炎(风热犯肺证)有效,该试验药物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总体效果优于太极急支糖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