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回《瀛奎律髓》的诗评研究

来源 :宁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jingcj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方回(1227-1307)是宋末元初的著名诗人、诗论家,为学崇奉朱熹,诗歌标榜“老杜派”。今存《瀛奎律髓》49卷、《桐江集》8卷、《桐江续集》37卷、《文选颜鲍谢诗评》4卷等。而其中尤以《瀛奎律髓》一书议论最精,内容丰富,影响最大。   方回在《瀛奎律髓》中,把唐宋律诗按题材分为四十九类,每一类又分为五律和七律。方回通过对这些诗作的评点,首先,他认识到:在唐宋时代,以杜甫为中心,上溯杜审言、陈子昂,下至宋代欧、梅、苏,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陆游等,形成一个庞大的诗歌派别,他们既不推崇“晚唐体”,也不是江西诗派的翻版,而是一个格调高胜的流派,即“老杜派”;第二,《瀛奎律髓》在对唐宋律诗的评点中,运用了一系列的美学范畴,如:“壮美”、“高古”、“自然”、“味”等,方回通过对这些美学范畴的运用,充实了对唐宋律诗的评论,体现了方回重意境、重雄浑、重瘦劲、重自然、重诗歌的言外之意的特点;同时,我们也能看出方回对描情写物、仅限于抒发一己情感的诗作的批驳,表现了方回作为一个学问家具有的开阔视野和胸襟;第三,方回《瀛奎律髓》中体现着极为丰富的诗学思想,主要表现在贯穿整个评论始终的“格高”说,重视诗歌的反映现实的价值,而且,方回《瀛奎律髓》又对江西诗派诗学思想进行了秉承与提升等等,使《瀛奎律髓》成为宋元之际一部极有价值的诗歌选本。
其他文献
近二十年对潘、陆的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很大的突破,但仍然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对两者的诗歌研究得比较充分,而赋与文则相对较薄弱。这容易导致对潘、陆的评价出现偏
本文以当代著名学者饶宗颐的中国古典艺术史论作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对饶宗颐艺术史研究之研究,揭示20世纪最后一位通儒如何运用文化史眼光来观照中国古典艺术之发生及嬗变之
死亡书写是创作主体在其民族情感的影响下合乎目的性的主观选择,马金莲是一位传统的回族女作家,虔诚的宗教信仰及深藏于心底的民族意识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她的文学创作。纵观马
为实现煤矸井下分离,以选择性破碎筛分为原理设计出井下分选机,并对其主要工作机构——转子的模态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进行了仿真研究,对螺旋分级筛利用虚拟样机技术对影响物
华热藏区是安多藏区的一个独特地域。华热藏区分布在甘肃和青海境内,地处河西走廊,是连接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纽带,地理位置的独特性使之为历朝统治集团所重视。以今天祝为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