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食管癌是我国常见恶性的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居第四位。手术、放射治疗、化学治疗是目前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对无手术指征的食管癌患者放射治疗疗效确切为主要手段。放疗引起的放射反应和放射损伤,限制了食管癌靶区的放射治疗量影响疗效。如果可以寻找到一种既能最大程度杀灭肿瘤组织、同时又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最小的新放疗方法,会对临床治疗有更大的意义。时间生物学研究发现,生物体的正常组织与肿瘤组织各有其自身节律,这为我们根据节律特征实施放疗从而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放射反应和放射损伤提供了理论基础。本研究先检测食管癌细胞株节律基因hPer1和hPer2的时相波动,再找出不同时间点食管癌细胞株放射敏感性的差异,期望为临床的时间放疗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1)体外培养高分化食管癌细胞株Eca-109。(2)用避光的方式诱导食管癌细胞株hPer1节律基因的表达,用药物乙酰肉豆蔻佛波酯(PMA)刺激食管癌细胞株hPer2节律基因的表达。(3)通过RT-PCR法检测食管癌细胞株节律基因hPer1、hPer2表达的时相波动,分别找出表达的高峰和低谷。(4)分别在hPer1和hPer2节律基因表达高峰和低谷给予6MV-X射线照射,根据流式细胞学及TUNEL方法确定食管癌细胞株的凋亡率。结果:(1)RT-PCR检测显示食管癌细胞株节律基因hPer1、hPer2在不同时间点的表达水平存在时相波动,其中食管癌细胞株节律基因hPer1表达的高峰在2AM、低谷在8AM,hPer2表达的高峰在药物PMA诱导后24小时,低谷在药物PMA诱导后12小时。(2)在食管癌细胞株节律基因hPer1、hPer2表达的高峰和低谷分别给予6MV-X射线照射后,检测到在上述基因表达低谷时食管癌细胞株凋亡率高于在其表达高峰时的凋亡率。结论:食管癌细胞株hPer1、hPer2节律基因表达的低谷给于6MV-X线照射后,食管癌细胞株的凋亡率较高,显示此时段食管癌细胞对放射线更敏感,提示食管癌时间放疗可能更具有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