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实验通过观察黄连素对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体重、血糖、血脂、肝重、肝脏病理形态的改变以及内质网应激信号等指标的影响,探讨黄连素对糖尿病大鼠肝脏内质网应激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雄性的SD大鼠60只,适应性喂养7天后,随机选出10只作为该实验空白组(NC组)的大鼠,给予普通的饲料喂养,其余的50只将给予高脂高糖饲料来喂养。喂养4周之后,除NC组之外的大鼠禁食12小时,然后进行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30mg/kg,用pH4.4的0.1mol·L-1柠檬酸缓冲液溶解),之后继续给予高脂高糖饲料喂养,NC组进行腹腔注射等量的柠檬酸缓冲液。等待72小时后,通过断尾取血的方式来检测禁食12h后的空腹血糖,若连续3天检测的FBG≥16.7mmol·L-1,则为2型糖尿病大鼠造模成功,如遇到未成功的模型,再追加注射1次STZ(12.5mg/kg)。选取糖尿病大鼠50只,随机的将其分为模型组、黄连素低、中、高剂量组、二甲双胍组,每组10只。黄连素低、中、高剂量组的大鼠分别按照75mg、150mg、300mg/kg的剂量进行灌胃;二甲双胍组的大鼠按200mg/kg进行灌胃;正常组、模型组的大鼠将按照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进行灌胃,每天1次,连续灌胃4周。进行灌胃的每周都将会进行一次大鼠血糖和体重检测。4周灌胃完成后,将大鼠进行空腹16h,然后腹腔注射戊巴比妥来麻醉,在右侧颈总动脉插管来收集血标本,取出血标本在离心机4℃、1500r/min的条件下进行离心15min取血浆,用生化试剂盒来检测血糖和血脂水平。通过解剖迅速的剥离肝脏,生理盐水冲洗,滤纸吸干,电子天平称质量,每组取部分肝组织做病理切片,剩余组织迅速放入-80℃冰箱等待检测,用Western Blot来检测肝脏内质网应激的指标GRP78、p-Perk、p-Eif2α的表达水平。【结果】(1)黄连素对体重的影响:随着实验进程,NC组大鼠的体重逐渐增加,同NC组相比较而言,DM组大鼠的体重呈现下降趋势(P<0.01),而从第2周开始,MF组的大鼠的体重出现回升,第3周和第4周体重回升更加明显,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在前两周,黄连素低、中、高剂量的体重变化与DM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第3、4周时BH组的体重较DM组显著增加(P<0.01)。(2)黄连素对空腹血糖的影响:与NC组相比,DM组大鼠的血糖水平较高(P<0.01),说明造模成功。在第1周,二甲双胍和高剂量的黄连素可降低大鼠的空腹血糖(P<0.05),在第2周,MF组和BM组的血糖水平下降明显(P<0.01),在第3周和第4周MF组、BL组、BM组、BH组的血糖均有显著下降(P<0.01)。(3)黄连素对肝重的影响:与NC组相比,DM组的肝重明显增加(P<0.01),与DM组相比,MF组、BM组、BH组的肝重显著下降(P<0.01)。(4)黄连素对血脂的影响:与NC组相比,血脂中TC、TG、LDL-C的水平升高、HDL-C的水平下降(P<0.01)。同DM组相比较,MF组的大鼠的TC、TG、LDL-C水平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而HDL-C水平呈现为升高趋势(P<0.01);BM组的的TC、LDL-C的水平降低(P<0.01)、BH组的TC、TG、LDL-C的水平显著下降、HDL-C的水平升高(P<0.01)。(5)肝脏组织油红O染色和HE病理切片结果显示:黄连素能够使DM大鼠肝组织的炎性细胞浸润以及脂质沉积出现明显的改善,故而说明了黄连素能够明显减轻糖尿病导致的肝脏损伤。(6)黄连素对GRP78、p-Perk、p-Eif2α的表达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糖尿病大鼠的肝组织内质网应激的相关蛋白GRP78、p-Perk、p-Eif2α的表达会出现上升,而中、高剂量的黄连素能够下调GRP78、p-Perk、p-Eif2α的表达,中剂量效果最佳。【结论】通过该实验发现经过黄连素治疗4周以后,同模型组比较,糖尿病大鼠的体重出现了回升,空腹血糖的水平显著下降,血脂中TC、TG、LDL水平出现下降,而HDL水平出现上升,肝的重量下降,并且病理切片显示出可以明显改善肝脏损伤,表现出良好的对肝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GRP78、p-Perk、p-Eif2α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起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