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理解中词义的语用充实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vve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信息时代,人们对合理利用传媒以达到有效地沟通,寄予厚望。报纸无疑是传媒中可促成有效沟通的手段之一,大众可通过报纸了解到最新文化动态、价值观及社会法规。作为大众传媒的分支,报纸的重要性已被普遍认可,因此正确理解报纸中各类信息所传达的意义尤为重要。本文试图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借助语用充实的原理解读新闻话语的意义。   作者从各类报纸中搜集了大量的语料作为研究对象,经过详细地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诸多新闻话语中,词语所传递的基本信息往往不是其词典意义的累加,而是与词典意义相关联的语境意义。当读者阅读新闻时,首先映入眼帘且被大脑激活的是词语的字面意义,当读者发现字面意义不能满足其对新闻话语的理解时,读者会借助话语的字面意义,在长期记忆中搜索与词典意义相关的逻辑信息、词汇信息及常识。信息的搜索过程受到读者的个人经验以及新闻相关背景知识的影响。   词汇语用充实过程大体可分为两类:语用扩充与语用收缩。语用收缩指词语所表达的意义比其字面意义更加具体。语用扩充指词语所表达的意义比其字面意义更加宽泛;其中包括约略、隐喻、转喻和夸张。   语用收缩与语用扩充的目的是为了寻求最佳关联。读者无需分析新闻的字面意义和原型意义,可通过语境获得词语的真正含义。寻找相关信息,是读者进行语用收缩和语用扩充的前提,遵循以最少的付出获得最佳关联的理念,一旦达到读者所期待的关联度,语用收缩或语用扩充即行停止。   本文从语用充实角度为新闻话语的理解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也希望对其他领域的话语理解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另外,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对于新闻文本的翻译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幽默是乏味的生活中一味不可缺少的调剂品。但是幽默的不可译性曾是上世纪语言学家争论的话题,幽默的翻译方法也是学者们面对的一个棘手问题。由于文化障碍,一些富含特有的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