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食品质量安全是餐桌上的民生,这一重大问题切实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中国近些年来没有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食品安全保持总体稳定向好态势,但中小型食品安全事故时有曝光,违法案件总量较多。涉及食品安全的案件中,终端的案件较多,源头的案件相对较少,更多是出现在销售领域。为应对这一问题,本文开展了食品销售环节安全监管指数的构建及应用研究,拟基于政府、社会和企业等多重视角论述在食品销售环节中通过公共治理模式构建一套完备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重要性。 本文首先通过系统分析和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案例,为监管指标的选择提供依据。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德尔菲法对指标进行论证,确立我国食品销售环节安全监管指标体系。之后根据德尔菲专家的打分和网络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各指标的相应权重,构建出我国食品销售环节安全监管指数模型。并通过此模型针对1501家线上及线下乳制品商家进行调查采样,共获取307705个数据。最后借助网络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探索我国整体乳制品销售环节安全监管状况。 利用食品销售环节安全监管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有效评价食品销售环节安全监管状况,从而为改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供可行的参考和借鉴方案。鉴于新的监管形势和要求,促使食品销售环节安全监管指数应用于食品安全监管实践,有其现实性和紧迫性。然而食品销售环节安全监管指数应用于实践,仅靠一方力量难以实现,需要政府、第三方机构、科研院所和消费者等多方主体共同推进。这样不仅可以提高食品销售环节安全监管指数的科学性和完善性,而且可以提高食品销售环节安全监管指数的社会认知度,最终有助于食品销售环节安全监管评价指标体系广泛应用于监管实践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