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速裁程序中的被追诉人权利保障机制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9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6月,刑事速裁程序试点工作在我国18个城市开始展开,本次的试点工作主要是为了以后速裁程序在我国能够上升为一项法定程序所作的程序试点。速裁程序可以提升诉讼效率,缓解案件多,司法资源少的矛盾。然而,速裁程序是比简易程序还要简化的程序,顾名思义,其是通过简化程序从而达到提升诉讼效率的目的。因此,在速裁程序的试点过程中,笔者注意到一个问题,那就是速裁程序中被追诉人的权利不会受到影响吗?如何在简化程序的同时又不减少被追诉人的权利。基于此出发点,笔者对目前速裁程序中对被追诉人权利保障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思考。2016年6月,为期两年的速裁程序已经试点结束。在试点过程中,速裁程序对被追诉人权利保障不足的问题已经凸显出来。例如,被追诉人辩护率低下,《试点》办法和意见中规定的值班律师制度并没有发挥到其应有的作用。基于此,笔者选了刑事速裁程序中被追诉人权利保障作为研究的重点。本文正文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速裁程序被追诉人权利保障的制度背景、实践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其中,国内研究现状梳理了目前学界对于被追诉人权利保障的关注点和落脚点,并进行了总结。为后文的写作进行总的思路的引导。第二部分是对速裁程序被追诉人权利保障价值的阐述,毫无疑问,速裁程序是提升诉讼效率,节约司法资源的程序,满足了刑事诉讼中的效率价值。但是效率和公正是辩证统一的,如何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就是对被追诉人权利保障价值的探讨。第三部分详细介绍我国速裁程序试点过程中,对被追诉人权利保障出现的问题以及具体原因的分析,通过对其原因的分析,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为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埋下伏笔。第四部分是比较和介绍了域外关于速裁程序中被追诉人权利保障的一些经验和方法,域外对于速裁程序的研究比较早,且已经上升到立法的高度。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对于域外国家已经经过实践得出的有利经验,我国可以根据问题具体参考和分析。第五部分是笔者对速裁程序中被追诉人权利保障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和思考。希望此文能够对以后速裁程序在我国对被追诉人权利保障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其他文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是中宣部、教育部规定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新课程方案(以下简称“05方案”)中四门必修课之一,是一门注重世界观和方法论、逻辑比较严密、学理性极强的一门公共课,在新课程体系中,具有基础性的重要作用。如何提高该课程教学的实效性,使其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课程,确使大学生实现“通过真学而入脑”(理论认知)、“通过真信而入心”(价值认同)、“通过真用而见行动”
关于营业地位于不同缔约国的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当事人可否通过法律选择条款默示排除公约适用的问题,由于公约第6条规定的模糊性,学界对法律选择条款能否排除公约适用以及如何通
在目前的国际社会上,尤其是在美日等软件产业发达国家,程序软件的专利保护正在被逐步的重视与加强,客观上要求我国软件相关专利立法的改进与完善。如何探索出我国自主的、有
培养应用型人才并为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服务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大力推进教学改革与教学创新实践,改变传统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代之以激发学生创造力和参与性的实践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是目前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这不仅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强调指出:“保持高等院校招生合理增长,要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创业能力”,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也为高等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必须贯彻和落实《决定》精神,在深入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以此为指导大力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创业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