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ET的扩链、增韧改性及PET结晶性能研究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zoujing05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包装业的高速发展,废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饮料瓶已成为构成城市固废的主要成分之一。回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R-PET)饮料瓶由于具有较高的经济、资源和环境价值,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但是,R-PET在加工、使用、回收、再加工过程中,部分分子可能发生热解、水解、热机械和生物降解等反应,导致其熔体强度和特性粘度降低,因而不能满足纺长丝和吹瓶等直接再加工的要求。同时由于分子量下降、结晶度上升,材料的脆性增大、韧性降低,难以满足工程塑料高机械性能的要求。实际上,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由于存在结晶速率慢、制品收缩率大、制品尺寸稳定性差等缺点,在作为注塑工程塑料的应用上也受到很大的限制。本文从扩链,增韧和结晶等方面对R-PET, PET及其复合材料进行了研究。选择具有多官能度直链环氧结构的ADR4370S为扩链剂,在转矩流变仪上,采用原位熔融扩链法对R-PET进行改性,并通过动态流变、DSC、转矩流变等分析手段,研究了扩链改性条件参数对R-PET分子量、分子链结构、溶胶凝胶转化、热机械稳定性等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ADR4370S添加量的增加,改性后的R-PET分子量增大、分子量分布变宽、分子链的支化度增加、特性粘度和熔体强度增大;当扩链剂用量为0.5 wt%时,改性后的R-PET的特性粘度从0.59 dL/g增大到0.61dL/g,接近原生料BG80(0.62 dL/g)的标准;而当扩链剂用量为1.5 wt%时,体系出现溶胶凝胶转化;用量为2.0 wt%时,体系则出现凝胶结构。研究结果还表明,改性后的R-PET热机械稳定性和结晶速率均出现下降趋势。采用无定形三元嵌段共聚物ABS与部分结晶的R-PET,在转矩流变仪上熔融密炼制备了R-PET/ABS共混物。采用一步法熔融密炼制备接枝率约为5%的ABS-g-MAH共聚物,并用其增容R-PET/ABS共混体系,制备性能优异的R-PET/ABS/ABS-g-MAH合金。并采用DSC、SEM、DMA、旋转流变仪等表征方式,分析了R-PET/ABS合金相形态结构与组分质量比、粘率和相容剂含量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R-PET/ABS为部分相容的体系,但添加适量的ABS-g-MAH,可明显提高共混物的相容性,在ABS-g-MAH增容的R-PET/ABS共混体系中,增加ABS组分含量,共混体系的相态结构可由海岛结构逐渐向部分共连续和两相共存转变;而固定组分质量比,改变组分的粘率,则可以改变两相界面面积和相形态结构。选择镧的配合物(LaC)作为PET异相成核剂,经转矩流变仪熔融密炼制备PET/LaC复合材料。采取DSC、POM、XRD和旋转流变等分析手段,表征了PET/LaC等温和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过程以及PET晶体形貌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LaC能够提高PET的非等温结晶速率、细化晶型并缩短结晶周期,其添加量为0.85 wt%时效果最佳;随着LaC添加量的增加,体系的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先下降后增加,熔体的牛顿流动性能增加,体系的加工能耗和PET的玻璃化温度逐渐下降。
其他文献
又至一年岁末时!2018,最鼓舞人心,最激荡万千的莫过于迎来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40年改革开放,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
全固态数字中波广播发射机能够正常工作,是中波广播播出的重要保障。本文主要对发射机显示面板上功放指示亮红灯的两类故障进行排查和解决。一类是无功率输出;另一类是有功率
就水性木器涂料流变分析,从不同增稠剂的选择到最终涂膜性能变化,分析了涂料流变趋势及原因,从而更好地控制和应用。
回顾了2016年度中国氧化铁工业的概况,提供了年度行业经济指标数据、进出口产量产值数据,分析了2016年度的诸多影响因素。对2017年上半年的氧化铁行业数据进行了分析预判,并
本文结合三台县城区有线网络的状况,对如何进行1550nm光传输网络的设计,怎样才能保证光传输网络质量,怎样选择光端设备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本文主要针对高标清同播系统电视播出切换点存在的问题,简要介绍了如何通过技术测试、数据分析、软件调整,最终使播出切换问题得以解决的全过程。
<正>迄今为止,我国各级政府实施的扶贫方式不计其数,在扶贫方面的经验也是硕果累累,作为其中的一种扶贫方式——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香港乐施会社区发展基金小额贷款扶贫模式,
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工业绿色发展,落实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部署,工信部于2016年先后发布了《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和《绿色制造工
随着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目前,网络新闻已经成为了人们接收信息的重要途径,同时网络新闻传播对于传统的新闻编辑理念也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突破。在此背景下,本文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