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自由贸易园区建设的条件和功能模式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创建自由贸易园区,并非是要形成政策洼地,而是通过制度创新形成改革的试验田,进而促进经济的转型发展。目前我国已批准建立的四地自贸区均处于东部沿海,包括成都在内的中、西部内陆省市均积极展开自贸区的申建工作。基于国内自贸区建设的热潮,本文综合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法,对成都自贸区建设的初始条件、功能和模式选择、自贸区建设重点等问题进行具体研究,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本文在归纳国内外自贸区建设的初始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因子分析法,对成都、重庆、武汉、西安、贵阳自贸区建设条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成都在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度和交通运输能力方面已具备良好的自贸区建设条件。在分析成都自贸区建设的功能和模式选择时,本文运用灰色关联熵分析法,量化评价成都地区各种典型功能对城市外向型经济的影响程度,对成都市自贸区的建设模式进行科学选择。依据熵关联度的结果,成都自贸区建设的初期,可依据科技优势,主打科技型自贸区的建设。同时,随着成都自贸区的不断建设成熟,最终朝综合型自贸区的建设方向发展。结合成都自贸区的功能现状和建设模式的选择,本文从时间和空间双维度对成都自贸区的建设模式的实现路径提出规划。初期,成都可提前试点已有的自贸区经验,为今后正式建成自贸区做好准备工作。中期,成都可以高新区为空间切入点,建设科技型自贸区。长期,成都可实现以天府新区为自贸区建设的主体园区,完成向综合型自由贸易园区的建设过渡。成都在科技型以及今后综合型自贸区的具体建设过程中,也应借鉴各地自贸区建设经验,在不断完善区内区位条件的基础上,明确功能定位和发展模式,同时注重自贸区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法律和税收保障体系的建设,以便更好的服务于成都市自由贸易园区的发展。
其他文献
过滤材料性能如何 ,是其各性能参数的综合体现。各性能参数在过滤材料实际使用过程中的作用尤其重要 ,它们之间的关系既是相互渐进变化 ,又是相互矛盾的。只有充分了解个中的
随着大庆西部外围油田开发难度的增大,地面建设投资越来越多,为简化外围油田油气集输工艺流程,降低投资,在我厂应用了多台"合一"处理设备。通过近几年的运行结果表明,"合一"处理
分析了图书馆网络服务的特殊性及对交换设备的特殊要求,从接纳控制、防火墙、网络检测、安全漏洞扫描、入侵检测及病毒防治等几方面阐述了网络系统安全技术,并针对图书馆网络
随着高速公路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对高速公路工程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市场化和规范化的环境下.施工企业竞争逐步开始转向技术和管理这一主战场,质量管理是每个施工企业所
An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Chinese universities face when they try to develop reading courses for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Two contrastive ideas about E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