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东黄河生产堤是滩区群众为了减少洪水淹没损失而自发修建的,生产堤的建成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降低中小洪水淹没几率、稳定人们生产生活的作用,但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积聚了不容忽视的风险。生产堤的存在,减少了洪水漫滩次数,限制了滩槽水沙交换、加重了主槽淤积,导致河道排洪能力降低,洪水威胁增大。生产堤也经历了修—破—修—破的演变过程,至今仍然没有很好地解决。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为:对黄河下游滩区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情况进行分析;对滩区生产堤的演变过程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研究生产堤的存在对河道泥沙淤积分布及防洪的影响;分析生产堤对洪水位、洪峰削减、传播时间的影响;利用数学模型研究生产堤对河道行洪的影响,模拟不同方案下的洪水过程;对典型滩区“长平滩区”进行专题分析计算,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对山东河段滩区生产堤的意见和建议。生产堤既关系到治河防洪,又关系到滩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在分析研究工作中,坚持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山东黄河滩区的实际情况,从确保黄河下游防洪安全和保证滩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出发,坚持全面分析、科学论证、远近期结合、可操作性强的思路,对黄河下游的生产堤的治理问题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