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血管内超声探讨前降支心肌桥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相关性

来源 :宁夏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wk1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血管内超声探讨前降支心肌桥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就诊宁夏医科大学附属总医院和心脑血管医院心内科,并在导管室内行血管造影同时行血管内超声的患者共102例。前降支心肌桥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50例为A组,前降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不合并心肌桥的患者52例为B组,进一步再将A组根据病变程度分为A1、A2和A3组,分别对比A组和B组以及A1、A2和A3组冠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差异。收集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统一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所有结果检验标准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A组和B组结果比较:AB组两组在血脂异常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VS B组,48.00%VS 67.31%,P<0.05),而且A组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低于B组(A组VS B组,3.78±1.17mmol/L VS 4.30±1.44mmol/L;1.88±1.17mmol/L VS 2.51±1.62mmol/L;2.31±1.02mmol/L VS 2.93±1.36mmol/L,P<0.05),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其他所测得的危险因素两组间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2、A1组、A2组、A3组之间结果比较:三组之间的心肌桥厚度水平A1组(0.39±0.14)、A2组(0.42±0.18)、A3组(0.58±0.22)和AC水平A1组(21.05±9.86)、A2组(23.14±9.3)、A3组(30.74±10.89)均呈逐渐递增的趋势,采用非参数检验,三组间差异不完全相等,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Max PB分别做和心肌桥厚度、AC相关性分析,P<0.05,均呈显著性正相关。而其他所测得的危险因素三组间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3、另外,50例前降支心肌桥患者,经统计发现合并有粥样硬化斑块处共77处,MB近段血管50处(64.94%),肌桥部血管14处(18.18%),MB远段血管13处(16.88%),通过非参数检验分析可知,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心肌桥患者与无心肌桥患者相比,两者在形成相当量的斑块时,心肌桥患者可能需要较低浓度的血脂即可,即敏感性可能更高。2.前降支存在心肌桥的患者容易在心肌桥近段形成冠状动脉硬化斑块。3.心肌桥的厚度和肌桥对壁冠状动脉的压缩程度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提示心肌桥可能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其他文献
一rn“勤能补拙”,我在学生时代就深深地体会和领悟了这句话.也正是这个“勤”字,让我在该读书的岁月里创造过“辉煌”.说实在的,我从小就是“愚笨”之人,智商、情商都低,不
期刊
为了确保激光切割质量,避免由工件本身起伏不平等误差引起的散焦现象,需要对激光焦距进行自动控制,使激光焦点始终位于工件里面。本文提出一种非接触式单片微机高度自动控制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