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2-xS纳米晶的制备及其在光热杀菌中应用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j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属硫化物是一种具有奇特的光学、电学、磁学、力学以及催化等性能的半导体材料。其中,Cu2-xS纳米晶由于具有强局域表面等离子共振(LSPR)效应和宽吸收光谱,因而具有良好的光热效能。本文发展了一种制备具有太阳光全波段(300-3300nm)吸收及良好生物相容性的Cu7S4@PSIOAm纳米棒新方法,并对合成的纳米晶光热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其在太阳光照下具有良好的广谱光热杀菌效果,为光热杀菌领域相关研究提供了新材料和新方法。主要研究进展如下:  首先利用溶剂热法,通过改进反应物前驱体及其配比等实验条件,成功地控制合成了形貌规则、大小均匀的Cu7S4纳米棒。并进一步采用油胺修饰的聚琥珀酰亚胺(PSIOAm)对其进行表面修饰,制备了水溶性Cu7S4@PSIOAm纳米棒,细胞毒性结果显示其毒性低、生物相容性好。同时,Cu7S4@PSIOAm纳米棒显示出了优异的近红外光热转化效率(57.8%,808nm)。此外,在光功率密度为1.0W/cm2的模拟太阳光照4min后,浓度为300μg/mL的Cu7S4@PSIOAm水溶液温度从25℃上升到80℃。  本文进一步探究了Cu7S4@PSIOAm纳米棒对革兰氏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革兰氏阴性大肠杆菌在太阳光照射下的杀菌效果,并通过平板菌落计数法和荧光染色法考察杀菌效果。通过对照实验证明75μg/mL的Cu7S4@PSIOAm纳米棒在1.0W/cm2的模拟太阳光仅仅照射3min就能实现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完全杀灭的效果。而且,在实际太阳光(实测光功率密度为70mW/cm2)照射10min处理后,同样对两种细菌获得了完全杀灭效果。这对于野外环境下不方便提供人工光源时采用此纳米棒杀菌剂进行太阳光热杀菌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此外,采用直接加热处理(70℃,4min)两种代表性细菌作为对照,杀菌效果并不充分,表明Cu7S4@PSIOAm纳米棒优异的抗菌效果可能源于其光热效应与太阳光照诱发其光催化活性的协同作用。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不同改性方法制备回收聚丙烯(RPP)与PVC共混材料,并研究了RPP/PVC共混材料的结构与性能。采用氯化聚乙烯(CPE)和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EMMA)作为增容剂制备了RP
从小我秉承一条信念,第一名和第二名之间如果可以选,我选择第二名——前面有一个目标可以追赶,又不用承受走在所有人前面的压力。  我很早就体会过被“以貌取人”的滋味。读书时就有老师说我“绣花枕头一包草”,成为演员后,被批评的理由常常是“只有一张脸,是个没有演技的花瓶”。从小到大,我很高兴外貌一直受到肯定和称赞,但绝对不会认为这是我唯一的长处;我更不希望它成为超越一切的、衡量我的唯一標准。我非常乐意听指
期刊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化学的特点,是化学研究和化学教学的最基本的方法。本课题是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和新课程标准下,从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索高中化学实
有序介孔材料由于具有孔道规整、孔径分布均一、孔径尺寸可调、比表面积大且表面易功能化等优点,近年来,作为药物缓释和基因载体而受到广泛关注,特别是有机功能化的介孔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