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机械生长》系列作品是以钢铁机械、植物花卉、生活器具为创作素材,引发生命与生命、钢铁与植物、工业文明与自然的一次思考。本文通过归纳梳理摄影艺术发展史中的名家名作,为主题创作寻求突破。在调研分析艺术微喷、蓝晒印相、蛋白印相、铂金印相、湿版火棉胶等摄影输出工艺中,探索创作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结合与应用。传统意义上的“静物摄影”是依附于传统“静物绘画”的样式出现,顺其自然的被定义为,在狭小的空间,以静止物体为表现对象的摄影。随着不同时代影像科技发展、艺术思想演变等影响下“静物摄影”也在不断变化。如今“静物摄影”更因拍摄对象表达思想诸多因素,定义的外沿不断扩展。依托对“静物摄影”创作的普遍认识,综合借鉴摄影史中名家名作的创作方法。带着对“机械”是否拥有生命?它又将如何生长?的追问,利用类型学、符号学的方式对被拍摄物体进行分类梳理。在拍摄完成后综合考量选取适合的输出工艺与装裱方式。文章总共分为4个章节。第一部分,引言。主要阐述了创作灵感,研究与创新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和工作。第二部分,介绍了“静物摄影”的概况;输出工艺概述;相关专题理论研究与借鉴。第三部分,是对《机械生长》摄影创作过程与思考,创作思路阐述;创作素材的选取;创作实现以及作品分析。第四部分,讲述了《机械生长》摄影作品的呈现方式;作品的展出及回馈的总结。最后梳理全文,总结静物摄影《机械生长》的创作及意义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