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村落最初是人民生活的最重要的物质载体,逐渐随着历史发展,自身带有了历史研究、文化传承、建筑研究、形态研究等内涵,所以说,传统村落也历史长河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重要的人文、历史、文化物质载体。另一方面,传统村落所在的地域特征也是影响传统村落整体分布特征、村落整体形态的最主要因素,进而影响其生活方式以及文化基因。因此,传统村落与自然山体之间的关系不可分割。济南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北面黄河,南靠泰山山脉,自古就是传统村落发展的沃土。论文基于济南市域范围,重要研究南部山体周边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以及村落整体形态,希望可以系统的梳理济南传统村落的形态以及与山体之间的架构关系。论文努力探寻了济南12个国家级传统村落的发展以及现状分布特征,43个省级传统村落作为辅助分析对象,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维度对现状村落形态进行梳理,通过平面与竖向传统村落进行分析,对济南市域传统村落的分布形态与村落形态有直观认识。通过以上梳理,建立的传统村落形态与山体环境架构的现状体系。论文核心内容为济南传统村落形态与山体环境架构关联性研究。作者通过宏观、微观、中观三个尺度下山体对传统村落的形态影响进行了深入挖掘与研究,通过宏观山体走势与山体海拔高度对传统村落的形态影响,在整体上建立了传统村落大致的分布状态,在地域这一层级内对村落分布形态进行了研究。中观三种类型山体与村落关系,在村落规模、村落形态、空间面积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是宏观村落整体空间分布形态的深化,同时也是对上一章节表征特征下的挖掘,这一步部分内容侧重于山体对于村落形态整体空间形态影响。微观层面,作者利用数学分析方法,对传统村落进行形态边界设定,探究不同类型山体村落、平原型村落的形态关系,并且对其共性以及特殊性进行了分析总结。通过论文核心内容对山体环境与传统村落的详细研究,挖掘三者之间关联性,并且宏观、中观、微观尺度下部分规律性内容,进行了提炼与总结。通过对传统村落与山体环境关联性的研究,针对村落形态提出一种结合山体环境的整体性保护策略,针对村落的人文历史、历史元素等进行一种结合地域性的保护策略。这样的一种保护策略,山体资源必将承载更重要的生态、绿色和人文作用,同时也符合国家对于绿水青山的保护要求,对历史文化的弘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