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侧耳属(Pleurotus)真菌许多种类具有较高的经济及食用、药用价值,深受人们喜爱,该属内多个品种已在我国广泛种植。我国侧耳属真菌野生资源丰富,分布范围也极其广泛。为了开发和利用野生食用菌种质资源必须明确其分类地位和栽培特性。本研究将基于形态学的传统分类方法和基于ITS测序分析的分子生物学分类方法相结合,鉴定了本实验室保藏的侧耳属2个野生菌株ZJJ和WDS均属于肺形侧耳(Pleurotus pulmonarius)。分别通过菌丝阶段次高温处理后菌丝的生长速度测定和高温处理后菌丝恢复生长能力的测定,以及栽培出菇阶段对其从结实性、丰产性、商品特性、抗病性、耐贮运性等栽培性状与常规商业化栽培品种进行比较评价。分别在PDA固体培养基和栽培培养基中测定参试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结果显示在不同培养基上野生菌株ZJJ和WDS都有相对较快的生长速度。在对菌丝次高温处理阶段,分别将菌落置于30℃、33℃、36℃和38℃下连续培养,观察菌丝生长情况和菌落形态,测量菌落直径大小。对菌丝高温处理试验中将菌落分别置于38℃、40℃、42℃和44℃高温条件下连续培养,分别处理6h、12h、18h、24h、30h、36h、42h、48h后回置25℃下继续暗光培养,观察菌丝恢复生长的情况。结果显示野生菌株ZJJ和WDS都表现出较强的耐高温性,甚至在33℃培养条件下野生菌株WDS的生长速度均快于其它栽培菌株。原基形成期统计数据显示WDS是最快形成原基的菌株而ZJJ是最慢形成原基的菌株,这与其子实体的生长速度有关,直接影响其产量高低,在产量统计中WDS产量较高,ZJJ产量较低。WDS子实体形态较好,菌盖较大、菌柄较细且短,则ZJJ菌株菌盖较小、菌柄较粗且长。在抗病性测定试验中野生菌株表现出优良的抗黄斑病能力,尤其是ZJJ抗病能力最强,而且其菌盖较厚,表现出较好的耐贮运性,WDS的抗黄斑病能力也很强,但耐贮运性较差,易碎。通过栽培特性的研究发现,2个野生菌株各拥有不同的优良栽培性状,野生菌株ZJJ菌丝生长速度快、抗病性好、适应较高温度出菇、菌盖较厚耐贮运性较好,野生菌株WDS则耐高温性强、原基形成期短、转潮快、产量高、出菇温度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抗病性较好,为培育优良的食用菌新品种提供了新的种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