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竞技体育的发展,现在的体育比赛已是综合化的竞争,不但要求运动员体力好,还要求其运动技能、智力水平、心理能力、知识能力、及综合素质都要高,随着竞技体育的发展以及社会对竞技体育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需要培养出全面发展型竞技体育人才,然而就当下来看,制约着全面发展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学训矛盾仍然存在。为了促进学训矛盾转化成学训互赢,使体校学生在拥有较高训练水平的同时还能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本人选取了山东省体校学训结合全面发展模式重构作为研究选题。本文采用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以山东省部分城市:青岛、济南、威海、枣庄、滨州、淄博、日照、东营、济宁、泰安、莱芜、菏泽12市体育运动学校的部分体校学生、文化课教师、教练员、以及管理人员作为调查对象,对山东省12市体校学训结合的现状进行分析。针对近年来体校学训结合存在的问题,探讨应对的办法,提出一个较新的改革模式,研究得出的结论如下:(1)山东省文化课教师中,中青年教师比例较大,以本科学历为主,初、中级职称居多,来源于师范院校占多半。(2)学生重训轻学,表现在对训练态度较为认真,参加训练比较积极,但对文化课学习的认识程度不高,大多数学生对文化课不感兴趣,出勤和听课都表现较差,学生课外基本不学习。大部分运动员每年参加比赛3-6次,占用了大量的学习时间,比赛和学习不能同时兼顾,影响了运动员掌握文化课知识。学校缺乏相应的思想教育和严格的考核管理,导致学生文化课成绩普遍不高。(3)教练员以培养金牌运动员为主,对运动员文化课学习关心相对不够,与文化课老师沟通较少。(4)学校只看重训练成绩,没有组织学生进行入学文化课考试。对学生文化课学习成绩奖励额度较低,大多数在100-200元之间。教师对教学大纲严格执行缺乏灵活性,无法结合运动员参赛状况具体实施,使比赛与文化课不能根据实际协调进行。(5)体校课程设置基本可以满足学生的文化课学习需求,但是课程科目开设的种类不齐全,体育基础理论课和技术课缺失现象严重。(6)各体育运动学校表面上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执行学训结合,但实际上在体校管理措施中把运动训练管理、文化课教学管理,有机结合在一起。(7)体育部门为提高运动员训练水平和比赛取得好成绩,只重视专项能力培养,体育局和教育局在体校学训结合培养全面发展人才方面有待加强。(8)初步建立了山东省体校学生"学训"结合模式,包括:领导、教师、教练、学生、家长"五位一体"学训结合子模式;训练课、文化课、课外一体化学训结合子模式;比赛过程与文化辅导一体化学训结合子模式;学习成绩与参赛挂钩学训结合子模式;学习成绩、训练表现、参赛成绩综合评定学训结合子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