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中国文化之根的传承者和守护者,张岱年先生始终都能清醒地看到文明冲突之下传统文化的处境和命运,长期以来都在反思传统哲学的深层问题,将传统哲学与当代实际相联系。中国古代哲学家都围绕着“究天人之际”的主题而建立体系,张岱年先生通过研究古人的天人观,形成了他自己的“动的天人合一”体系,对于“天”、“人”、“天人合一”的概念他都给予了界定,并创造性地在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基础上加了“动”的概念,这也是对于传统天人观的一次重要突破。但是从20世纪30年代提出后的半个多世纪里,“动的天人合一”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不少的波折才使整个体系得以完善。由最初的主斗争到最终的重和谐,天人观的重心逐渐发生转移;由最初的单一到最终的具体,张岱年对人性问题的分析逐步深化;由最初的否定到某种意义上的肯定,对天道、人道的一致性给予了更客观的评价。张岱年先生与时俱进的研究精神在体系的发展完善过程中日益凸显,更加清晰地展现了他的天人观的哲学理论价值和对于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为现阶段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文章将张岱年在各个时期特有的时代背景贯穿其中,通过全面梳理他关予“天人合一”的相关论述,以“动的天人合一”的起伏变化为视角,剖析了发展成熟的原因,更加全面地展现了他的天人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