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旅游业作为一个关联性极强的综合性产业,有着改善产业结构、带动其他经济部门发展的作用。1998年旅游业被确立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之后,我国旅游经济每年以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向前发展,已经呈现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发展态势。在这一形势下我们来探讨旅游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与作用,目的在于从根本上认识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和作用机制。这不仅有利于科学地制定旅游业发展政策,促进旅游业发展,而且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2006年3月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被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年国家旅游局在“十一五”规划中又把海峡西岸旅游区列为全国12个重点旅游区之首,为福建省经济建设及旅游业发展带来了良好契机。本文以福建省为例,运用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时间序列回归和投入产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综合研究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增长问题。通过建立福建省旅游业与GDP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对两者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重点研究旅游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直接、间接、诱导三个阶段的作用机制,及福建省旅游业发展通过乘数效应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的收入效应、创汇效应和产业关联效应,分析了影响旅游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作用发挥的主要因素,提出相关政策建议。通过以上系统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福建省旅游业与GDP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旅游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总体作用明显,其中收入和创汇效应比较突出,产业关联效应还可以进一步提高。为了充分发挥旅游业在福建省经济中的直接作用和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本文提出调整产业结构、扩大整体经济规模,促进旅游业自身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和扩大旅游业产业关联度,不断挖掘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间接作用的政策建议。本文特色和创新之处在于将视角落在旅游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与作用上,将多种研究方法运用到福建省实证研究中,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并结合三大产业综合考察旅游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和具体效应,对政策制定提供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