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就四十年代诗歌写作中某种"摄影术"手法展开思路,首先澄清其背后两种不同的语义设定(消极机械的自然主义、客观主义写作与积极处理当下现实质料的现代性写作),从中透视出新诗写作现代化进程在四十年代完成的深化重整;在此基础上,进而将"摄影术"当作是另一种写作类比物--"镜子"的反动,探讨在四十年代"镜像阶段"主体造型的打破、重设、及扰乱间,"摄影术"手法与主体造型间的关联;最后,通过对四十年代现实主义话语空间的考察,揭示出"摄影术"手法的历史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