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无线网络中频谱切换的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d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知无线电网络中主用户的随机出现会随时中断授权频带中认知用户通信服务,因此,频谱切换技术是保证认知无线电网络中认知用户通信连续性的关键技术。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针对未来网络融合的趋势,无线通信网络将同时可能包含授权频谱和无需授权频谱这两种通信频段,本文称之为混合频谱网络。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混合频谱网络下的改进的频谱切方案,由于无需授权频谱上的信道没有高低优先级别之分,认知用户不会发生通信中断现象,通过增加使用无需授权频谱上的信道作为认知用户频谱切换的目标信道,可以在无需授权频谱上的信道业务空闲的时候改善认知用户的频谱切换性能。本文利用抢占优先(PRP G/M/1)排队模型和普通排队(M/M/C)模型对混合频谱环境下认知用户平均切换延时和平均切换次数进行了分析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认知用户采用随机算法选取目标信道时,当主用户到达率在0.2(到达数/每秒),与只用授权频谱上的信道作为切换目标信道相比,混合频谱网络切换方案的方案能够缩短10%左右的认知用户平均切换延迟。在基于研究了认知用户在授权频谱信道上的频谱切换模型基础上,针对频谱切换中认知用户的频谱切换能力受限这一实际况,通过利用引入频谱切换因子来表示认知用户的频谱切换能力,本文利用连续时间的马尔科夫模型来分析不同频谱切换能力与认知用户的阻塞概率,强制中断概率和频谱接入效率的关系。通过分析和仿真结果可以看出,在设计频谱切换算法的时候,如果不考虑实际的信道切换能力受限,会造成认知用户的服务性能的过高估计。基于目前的硬件条件限制,在一般的信道通信状况下,理想的切换算法会高估网络性能,在实际的网络规划中,忽略这一实际的影响,会给整体性能带来损害。
其他文献
资源的获取和服务的接入是当前互联网最主要的两种应用,几乎所有的网络活动都需要两者的支持。现有互联网体系下,资源获取和服务接入主要基于统一资源定位符(URL)和域名系统(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无线定位技术已经成为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所必须具备的功能。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对移动台(MS)和基站(BS)无严格时间同步要求,TDOA定位法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手机等便携式终端的不断普及,人们对于基于位置的服务需求越来越强烈,特别是在室内场所中,利用位置服务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计算机微型化的进步,短距离高速率无线穿戴式信息网络已成为一个研究的热点。穿戴式信息网络是一类超微型,可穿戴的移动信息通信系统
认知无线电基于感知的频谱共享接入能够根据频谱感知结果灵活分配传输功率,从而有效提高授权频谱利用率,是认知无线电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这种接入方式既能严格限制功率传
异步无线传感器网络在监测区域内监测数据,但是却不能够将监测数据实时地传送给授权节点,因而,数据需要存储于网络之中。然而,鉴于传感器节点的资源受限,需要尽可能地减少网络中存
随着移动通信的不断发展和信息处理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已不满足于传统的文本、语音业务,能够实时的获得视频信息是人们期望得到的一项新型通信服务。移动视频业务的开展不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