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晶梨在贮藏过程中的内部褐变从外表不易看出,现阶段也缺乏有效的检测技术和分选黑心梨的方法,由此给水果销售商和消费者带来一定的损失。若想提高水果分选水平,水果内部品质的无损检测是强有力的保证措施。在农产品品质的快速检测技术中,近红外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本课题以水晶梨为研究对象,利用近红外透射光谱技术检测水晶梨内部品质如黑心病、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有效酸度等指标,建立水晶梨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有效酸度、总酸的近红外模型,并对水晶梨在贮藏过程中相关物性及成分含量进行研究。
对水晶梨在贮藏过程中相关物性及成分含量研究表明:贮藏后期与贮藏初期相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还原糖含量及总酸含量显著下降;pH值以及空气间隙占样品体积比例显著上升;密度无显著变化。黑心病果和正常果相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还原糖含量、pH值以及空气间隙占样品体积比例显著上升,总酸含量和密度显著下降。
本试验使用Purespect型近红外光谱分析仪扫描水晶梨的近红外透射光谱,通过Unscrambler6.1数据处理,使用偏最小二乘法(PLS法)建立的水晶梨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pH值、总酸模型的相关系数R为0.981、0.966、0.852、0.793,校正标准偏差为0.145、0.015、0.074、0.138,模型预测的相关系数为0.928、0.910、0.856、0.781,预测标准偏差为0.290、0.028、0.083、0.099,结果表明利用近红外透射光谱测定水晶梨的品质是可行的。但是还原糖及总酸的近红外模型预测能力较低,这主要是由于化学方法的误差造成的。
同时,采用光密度差法检测水晶梨黑心病时,两级别判别的无损伤检测标准:△OD(738nm-710nm)大于或等于0.381时,水晶梨为正常果;△OD(738nm-710nm)小于0.381时,水晶梨为黑心病果。根据分级标准,80个黑心病水晶梨中有6个被误判成正常果,误判率为7.5%。33个正常果中2个被误判成黑心病果,误判率为6.1%。数据处理通过DPS、SAS、Unscrambler6.1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