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蚕杆状病毒vp80,Bm21及家蚕SUMO基因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an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nucloepolyhedrivirus,BmNPV)是杆状病毒的模式病毒之一,它的基因组全长128413bp,编码136个ORF,本文选择了一个BV和ODV都含有的结构蛋白基因Bmvp80基因,一个Group1型杆状病毒特有的基因BmNPVORF21基因进行了研究。同时研究了家蚕的一种新的修饰蛋白SUMO(small ubiquitin-like modifier)及其对BmNPV在BmN细胞中复制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 1、BmVP80功能研究。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BmVP80部分片段,制备了多克隆抗体,免疫荧光定位发现BmVP80在细胞核内表达,利用ET重组系统构建了BmVP80敲除的BmBacmid,敲除后的病毒不能产生有侵染能力的BV,将完整的BmVP80异位补回后,敲除的病毒恢复了感染能力。透射电镜发现BmVP80敲除后核衣壳的数量明显下降。为了研究Bmvp80是否具有种属特异性,用在不同启动子启动下的Acvp80拯救BmVP80敲除的BmBacmid都告失败,表明Bmvp80有种属特异性。总的来说Bmvp80是BV产生和核衣壳成熟必需的,并且具有种属特异性。 2、BmNPVORF21(Bm21)部分功能研究。 Bm21是鳞翅目昆虫NPV特有的基因,在本实验中克隆和表达了该基因,RT-PCR分析了Bm21的转录时相,发现在12h.i.开始转录,在BmN细胞中利用Bac-to-Bac表达系统间接定位发现Bm21表达产物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都有分布。利用ET系统构建了Bm21部分敲除的缺失病毒,转染细胞没有发现明显的细胞病变,表明Bm21的敲除影响了病毒的复制。 3、家蚕SUMO基因研究。 BmSUMO编码一个含91个氨基酸的蛋白,序列分析发现它与SUMO2/3同源性较高(67%),而与SUMO1只有51.7%的同源性.免疫荧光定位发现BmSUM0在整个细胞中都有分布,并且在细胞核内呈点状分布。Westernblot实验表明在家蚕细胞内有许多蛋白是被SUMO修饰的。在极早期启动子IE-1启动下过量表达SUMO发现过量表达抑制了病毒感染后48小时内病毒的复制,在48小时后病毒的滴度恢复到了野生型水平。
其他文献
降雨对边坡稳定性研究是国内外岩土工程界十分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特别是在我国西南地区,由于降雨较多、降雨强度大,经常发生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所以说,降雨与边坡失
近些年来,高层建筑由于使用功能的需要,下部楼层通常需要大空间,上部楼层需要小空间,从而导致结构在竖向刚度上的不均匀,为此需要我们在建筑中设置转换层进行结构转换。在实际工程
随着科技的进步及煤炭资源条件的改变,国家对煤矿建设及安全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众所周知,在水岩相互作用过程中,软岩的物理力学性质将发生很大的改变,再加之时间效应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