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肺巨细胞癌(giant cell carcinoma of the lung,GCCL)是肺原发性肿瘤中少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部由多形性的多核和(或)单核肿瘤性巨细胞构成,属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肺肉瘤样癌(pulmonary sarcomatoid carcinoma,PSC)的形态学谱系之一,早在20世纪50年代,肺部肿瘤的巨细胞病变就已经引起各病理学者的关注,对GCCL的病理分型及组织来源等观点不一,被冠以多种命名。在WHO(2004)肺肿瘤分类中[1],将PSC分为5种亚型:多形性癌、梭形细胞癌、巨细胞癌、癌肉瘤和肺母细胞瘤,而WHO(2015)肺肿瘤分类中[2],将多形性癌、梭形细胞癌和巨细胞癌独立出来,归于一个章节。随着免疫组化和电镜等病理技术的应用,逐步证实GCCL的肉瘤样成分(肿瘤性巨细胞)来源于上皮组织而非间叶组织,这些肉瘤样成分经稳定的上皮间叶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3]变成特征的转化性癌,即GCCL是具有肉瘤样形态的上皮性恶性肿瘤。GCCL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虽还未确定,但根据国内外文献来看,GCCL与吸烟有关[4]。也有文献指出,GCCL的发生可能与c-myc基因重组、CYP1A1等位基因突变、TGF?R2突变有关[5]。GCCL在临床上罕见,占原发性肺癌的0.1~0.4%[6],临床表现出非特异性肺癌症状,如咳嗽、痰中带血、胸痛等,确诊仍依靠病理学检查。该肿瘤全部由大的、多核和奇异形肿瘤性巨细胞组成的非小细胞癌。与多形性癌的巨细胞成分相同,没有腺癌、鳞状细胞癌或大细胞癌的特殊排列方式,瘤细胞胞质极为丰富,呈程度不一的伊红色,核具有多形性,通常为分叶状。可见大的核仁,核大小相差超过5倍,单个瘤巨细胞核的直径>4~5个静止期淋巴细胞,癌细胞之间见有大量炎细胞浸润,除淋巴细胞外,主要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有的癌细胞胞浆内也充满中性粒细胞。免疫组化结果示,瘤巨细胞除了表达上皮性标记外,还高比例地表达Vim、CEA,部分病例HCG阳性。根据GCCL镜下形态和相关免疫组化可与含巨细胞病变的肺癌、肺多形性癌、肺原发性或转移性肉瘤、肺原发性或转移性绒癌、转移性肾上腺皮质癌相鉴别。GCCL病程短,恶性程度高,易发生淋巴结和远处转移。临床治疗该肿瘤仍以手术为主,术后根据情况辅以放化疗、免疫等综合治疗,但本病治疗效果差,辅助化疗和放疗似乎没有帮助。鉴于目前国内外仅有GCCL相关的个案报道和临床病例分析,临床资料少,缺少有效的认识,对诊断和治疗此类肺癌经验不足。因此非常有必要充分认识GCCL的临床病理等特征,这对该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