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让整个世界连通起来,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联系更加紧密、竞争与协作也更加剧烈。未来世界的竞争不仅仅局限在经济的发展,而更多的是文化的软实力增强。任何一个国家要想在未来社会立于不败之地,受到尊重,具有民族和国家精神都离不开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从目前中国的文化传播与传承来看,中国频繁发生文化真空现象,此现象趋于全地域性、全年龄性。儿童与青少年尤其严重,已经出现了文化断层。由此可以判断,当下中国正在经历着有史以来程度最深的全民族性传统文化缺失。黑龙江地处我国东北边陲,其历史文化发展是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可是,黑龙江地域文化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当前大背景下,黑龙江地域文化的教育传承更是缺失严重。如何立足于本土地域文化,从点滴做起,将本土地域文化在基础教育中有效地进行融合设计,将基础教育中的知识学习同文化教育有机整合起来,是笔者在本研究中致力的方向。本论文主要研究如何在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将黑龙江地域文化融合到教学中去,让知识学习和文化教育恰当地融合起来,实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和黑龙江地域文化传承两大目标的双赢。在具体研究思路上,本论文是在对黑龙江地域文化教育传播中的文化元素分析基础上,以“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为主要教学模式,并采用“主题单元教学”教学方法,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织,并辅以多种教学策略相结合的方式来设计实施课堂教学,并且对每个“主题单元活动”进行前期、中期和后期的评价,最后经过三个阶段的课堂行动研究,证明了有黑龙江地域文化元素融入的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学生对黑龙江地域文化的了解,增强了学生对黑龙江地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意识,同时也证明了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文化传播和渗透教学的可行性。使文化融入信息技术教学的研究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它非常符合信息技术学科开放性、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又与地域文化的真实性、表达性、多学科性和现代性相结合,充分发展了学生多感官认知潜能。中国文化的传承任重而道远,如何将文化教育与技术教育更好融合、共生共荣,还需教育工作者们今后的不断探索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