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白桦(Betula platyphylla)为试验材料,选用东北地区常见农林废弃物,即木耳菌棒、玉米秸秆、玉米穗芯落叶松松针腐殖质为容器育苗基质的主要组成材料,以蛭石为辅助材料,研究白桦容器苗在不同基质类型、不同保水剂比例以及不同养分管理下的生长、生物量分配、器官养分含量以及菌根发育的情况。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农林废弃物混合基质在不添加保水剂时其保水性显著优于常规营养土(CK1),与草炭土混合基质(CK2)无显著差异。其养分流失量显著少于常规营养土(CK1),与草炭土混合基质(CK2)的差别不显著。添加保水剂后,随保水剂比例增加,各基质保水保肥性明显提高。添加1%保水剂的基质保水性优于含0.5%保水剂的基质。添加保水剂的基质保肥性增强,氮、磷、钾流失量显著小于不含保水剂的基质。添加1%保水剂的基质平均养分流失量最少。其中木耳废弃菌棒混合基质(T1)吸水倍数显著高于玉米腐熟秸秆(T2)和玉米腐熟穗芯(T3)。添加保水剂后木耳废弃菌棒混合基质氮、磷、钾素流失量仅占草炭土混合基质(CK2)流失量的65%-80%。2、白桦容器苗在三种农林废弃物混合基质中均生长良好,地径、高径比、叶面积、总根尖数均达到了草炭土混合基质(CK2)的育苗效果。其苗木质量指数、地下根系发育、总根尖数、整株全N含量均优于常规营养土(CK1)容器苗。其中木耳废弃菌棒(T5)所育白桦整株生物量、总根尖数及苗木质量指数优于玉米秸秆(T7)和玉米穗芯(T9)所育苗木。3、基质类型不同,白桦容器苗菌根侵染率和根毛发育不同。苗木菌根侵染率从高到低顺序为:玉腐熟秸秆(T2)>木耳废物菌棒(T1)>草炭土混合基质(CK2)>玉米腐熟穗芯(T3)>常规营养土(CK1)。三种农林废弃物混合基质的根毛数量及长度显著大于常规营养土(CK1)(P<0.05)。其中,玉米腐熟秸秆(T2)的菌根侵染率高于木耳废弃菌棒(T1)和玉米腐熟穗芯(T3),木耳菌棒的根毛数量及根毛长度要高于玉米秸秆和玉米穗芯。添加保水剂后一级根直径、根毛数量和根毛长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4、针对草炭土混合基质进行的养分管理试验表明:无机肥中指数施肥和爱贝施缓释肥显著的促进苗高、地径和叶面积生长。指数施肥和爱贝施缓释肥的整株生物量比常规施肥高出4%、13%。农家肥养分管理中,施入5%鸡粪的苗高、地径及叶面积要高于施入量为3%。施入5%鸡粪的整株生物量显著低于指数施肥和爱贝施缓释肥(P<0.05)。5、造林一年后,原木耳废弃菌棒、玉米腐熟秸秆、玉米腐熟穗芯混合基质容器苗成活率均达93%以上,苗木生长量与草炭土混合基质所育白桦的生长差异不显著,均优于常规营养土所育容器苗。进行过施肥处理的容器苗其苗高地径要显著优于无施肥处理的容器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