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海拔高度环境下保温材料PS热解及燃烧特性研究

来源 :安徽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聚苯乙烯(PS)泡沫在建筑、交通、化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因其具有导热系数小、质轻、价廉、防潮等优点,作为保温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外墙保温、活动板房夹芯板中。与此同时,近些年来,国家对建筑节能的高度重视,高原环境下以EPS为保温材料的墙体保温已经逐渐发展为趋势,将是我国西部等高海拔地区建筑节能的首要任务。然而,PS耐火性差,极易被引燃,燃烧易放出大量热以及可燃、易爆、刺激性有害气体,一旦发生火灾事故,火灾危害性特别大。因而开展不同区域环境下保温材料PS燃烧特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而为制定具有我国区域环境特点的保温材料防火设计规范提供参考,丰富低压低氧环境下保温材料燃烧理论特性研究均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以典型EPS、XPS材料为研究对象,针对材料的热解、燃烧、火蔓延、熄灭等进行小尺寸实验研究,研究了材料热解过程中的活化能、指前因子等参数;揭示了不同区域环境,即不同海拔高度情况下,PS燃烧及火蔓延特性规律,重点分析了火蔓延速度、火焰结构形态、质量损失速率等参数变化规律。同时探讨了在低密度情况下,密度、厚度以及角度综合因素对EPS火蔓延及熄灭的影响。最后,结合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海拔高度环境下PS材料燃烧以及火蔓延进行研究,很好地验证了实验过程中出现的规律和现象。进而为开发具有我国区域环境特点的保温材料PS火灾特性查询系统提供借鉴和参考。首先,通过实验设备对PS燃烧中的着火温度以及氧指数进行了测定,评定了材料的燃烧等级。接着采取微尺度热分析实验手段探究了不同升温速率(10-50℃/min)以及不同氛围(氮气、空气)对PS热分解特性规律参数的影响,分析其热解特性规律。发现PS材料的初始热解失重温度、热解最大速率温度以及热解终止温度都会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而增加。在氮气以及空气氛围下都只存在一个热分解阶段,计算分析得到其氮气氛围下的热解活化能约为300kJ/mol,在空气中仅仅只有175kJ/mol,在空气中热分解更加容易。其次,通过搭建小尺寸实验平台,实验研究了不同海拔高度环境下PS材料竖向燃烧以及火蔓延特性,分析了火焰结构、火蔓延速度、质量损失速率、烟气羽流温度等特性参数。研究发现,PS材料在垂直蔓延过程中,燃烧区包括表面燃烧区、墙火区以及由于熔融滴落在下方形成的池火区构成。在平原地区的合肥,较高的大气压力以及充足的氧气浓度使PS材料能够保持完好的竖向燃烧及火蔓延;火蔓延过程包括发展阶段和加速阶段。随着火蔓延的进行,火蔓延速度越来越快,且熔融滴落形成的池火区质量不断增大。高原地区的拉萨环境下,较低的大气压力和氧气浓度只能维持PS材料短时间的竖向燃烧及火蔓延,最终造成了蔓延过程中表面火焰区火焰熄灭现象的产生。整个火蔓延包括发展阶段和停滞阶段。这主要由于拉萨环境下,气压和氧气浓度较小,同时竖向蔓延过程中烟气羽流与试样周围空气形成了卷吸,使PS试样表面燃烧区的氧气浓度进一步降低,最终造成熄灭现象的产生。接着,采用小尺寸实验的方法探究了低密度EPS火蔓延及其熄灭特性,分析了密度、厚度以及角度综合因素对EPS火蔓延及熄灭的影响。研究发现:密度为6kg/m~3的EPS,由于密度很小,材料厚度以及放置角度对其影响受到密度影响的抑制,EPS均无法被火源点燃进而进行火蔓延;而当密度为10kg/m~3的EPS,随着材料厚度以及放置角度的增加,试样经历了从不能点燃,到“S”熄灭,正常蔓延,以及蔓延过程中收缩性熄灭等过程。研究发现,密度为10kg/m~3,厚度为4cm的EPS试样,当放置角度为0°、10°、20°和30°的时候,能够正常蔓延,而当角度增加至40°、50°时,EPS火蔓延过程中出现了收缩性熄灭的现象。通过建立火蔓延过程收缩性熄灭模型,发现火蔓延速度与预热区的长度之间的相互竞争机制,是导致熄灭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最后,进行了不同海拔高度环境PS竖向以及水平火蔓延特性数值模拟研究。针对燃烧过程中,火蔓延速度、质量损失速率、热释放速率以及温度分布等参数进行了数值研究。得到数值模拟的结果与实验结果具有很好的应证性。研究发现,在竖向垂直火蔓延中,在合肥环境下,保温材料PS蔓延过程中产生了加速的现象;而在拉萨环境下,蔓延过程中出现了熄灭现象,这与实验结果是一致的。模拟发现,在合肥,PS材料火焰温度近900℃、而拉萨环境仅有700℃。在水平火蔓延模拟过程中,发现在拉萨环境下PS材料能够很好的进行火蔓延,无熄灭现象的产生。这主要由于,较低的大气压力和氧气浓度对PS燃烧和火蔓延过程中火焰温度、火蔓延速度以及热释放速率等产生了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神经嵴干细胞(neural crest stem cells,NCSCs)是一种胚胎发育过程中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可通过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从神经嵴分离,并分
为了解北部湾细基江蓠繁枝变种自然群体的生长和氮营养特征,本研究采用现场观测方法分别对东兴、北海和深圳海区细基江蓠繁枝变种群体生活海区的水质、藻体生长及其总氮、总
目的: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肿瘤治疗取得了巨大进步。化疗、放疗等传统的治疗方法虽然提高了治疗效果,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副作用,甚至部分肿瘤产生了耐药性。为了优化治疗肿瘤
目的:明确褪黑素(Melatonin,MLT)对氰戊菊酯(Fenvalerate,FEN)胚胎期暴露所致斑马鱼发育毒性的抑制作用。方法:(1)体视显微镜下观察和计算斑马鱼存活率和畸形率;(2)自发运动
在我国和转基因油菜(Brassica napus)亲缘关系较近的杂草是野芥菜(Brassica junceavar.gracilis)。20世纪末野芥菜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如今已扩散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广泛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少而导致人地矛盾比较尖锐的基本国情,使得许多坡地资源被开发成坡耕地,加上重用轻养的管理习惯,致使大多数坡耕地水土流失和退化严重。随着农业机械化不断
玉米弯孢霉叶斑病是一种严重影响玉米产量及品质的病害,在黑龙江省已由曾经的次要病害上升为主要病害。为明确玉米弯孢霉叶斑病在黑龙江省的分布、病菌种类、毒性分化及遗传
条锈菌引起的小麦条锈病是一个世界性病害。Yr36是一个高温成株抗条锈病基因,被定位于6BS,与小麦籽粒蛋白含量基因Gpc-B1紧密连锁。在相对较高的温度下(25° to 35℃),它对许
[目的]观察多种血管生成相关因子在树鼩CNV中的表达量变化及趋势,并检测CNV形成过程中树鼩脉络膜及视网膜中的微小RNA(microRNA,miRNA),筛选显著差异表达的miRNA及可能参与CN
水稻稻瘟病是影响水稻生产的三大病害之一,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与品质。一般来说,预防和治疗稻瘟病的传统方式是化学防治。但过度使用化学农药会对人类的健康产生极大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