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农业现代化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生产和经营制度始终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问题,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长期奋斗目标。农业现代化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一个过程。自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现代化经历了50多年的风雨历程,在这一历程中,我国的农业生产经营也经历了土地改革、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家庭联产承包以及农业产业化经营等一系列制度变迁,在这些新制度变迁、并否定、扬弃或改变的过程中,国家通过行政干预、土地产权制度、户籍制度和价格机制等形式从农业中抽取工业发展所需要的资本积累,严重榨干了农业的剩余资本,从抽取的力度还是时间上都比发达国家严重的多,使我国农业发展相当缓慢,这些制度至今仍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是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缓慢的重要原因。西方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起步较早,市场经济发达,在上世纪50年代大部分都已完成了农业现代化。其中两个典型的农业发达国家美国和日本在制度变迁中通过国家立法、价格补贴机制、土地制度或农场制度的创新和农业合作组织等制度变迁形式促进了各自国家的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这些做法对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启示。虽然各自的国情不同,但在实现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我们要积极学习发达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经验,避免他们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些弊端。在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我们不仅要从国家立法保护、土地制度的创新、价格和信贷机制的支持以及农业合作组织的建立等通用的制度安排促进农业现代化,而且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从行政管理体制的变革、市场机制的完善、科技体制的建立以及社会化组织体系的完善等制度体系的安排积极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早日实现我国的农业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