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占位99mTc-3PRGD2 SPECT/CT显像与胸部薄层CT显像的对比研究

来源 :宁夏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肺部占位性病变患者进行99mTc-3PRGD2 SPECT/CT显像及胸部薄扫CT显像,与病理结果对照,评价99mTc-3PRGD2 SPECT/CT显像结合胸部薄扫CT对肺内占位性病变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探讨T/N值在肺部良恶性病灶中鉴别诊断的诊断效能及其影响因素,获取鉴别诊断肺内恶性病变的最佳T/N值。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收住于我院普胸外科拟行手术的肺部占位性病变患者74例。行胸部薄扫CT显像后再常规行99mTc-3PRGD2 SPECT/CT平面显像及断层显像。将99mTc-3PRGD2 SPECT/CT平面显像、断层显像及胸部薄扫CT结果与最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将患者分为肺癌组与良性病变两组。半定量分析平面显像,以T1/N1比值≥1.5为阳性。断层显像以T2/N2比值≥2.0为阳性。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1)99mTc-3PRGD2 SPECT/CT平面显像、断层显像、胸部薄扫CT及SPECT/CT断层显像联合胸部薄扫CT显像诊断肺占位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2)根据两组患者的T/N比值获得受试者工作曲线,获得平面显像及断层显像的最佳T/N比值界值;(3)分析不同肿瘤最大直径与T/N比值间的相关性。结果:1.患者一般情况74例肺占位性病变患者,年龄37岁80岁之间,平均年龄(58.41±9.63)岁,其中女性25(33.8%)例,男性49例(66.2%)。根据手术病理结果、其他组织学检查将74例患者分为肺恶性病变组51例,良性病变组23例。51例肺恶性病变组患者平均年龄(58.7±9.9)岁,男性33例(64.7%),女性18例(35.3%),男女比例1.83:1。其中鳞癌21例,腺癌25例,小细胞肺癌2例,腺鳞癌1例,类癌1例,结节硬化型霍奇金淋巴瘤1例。良性病变组23例,年龄46岁80岁之间,平均年龄(57.9±9.1)岁,男性16例(69.9%),女性7例(30.4%),男女比例2.3:1。其中炎性假瘤3例,炎性改变8例,结核4例,坏死结节2例,支气管囊肿1例,支气管扩张2例,错构瘤3例。按肺恶性肿瘤最大直径将患者分为3组,其中d1组<2cm12例,2cm≤d2组<3cm12例,d3组≥3cm27例。良性病变组23例,其中d1组<2cm8例,2cm≤d2组<3cm4例,d3组≥3cm11例。2.半定量分析:99mtc-3prgd2spect/ct平面显像恶性病变组和良性病变组t1/n1分别为1.48±0.39和1.31±0.3,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t=-1.89,p=0.64值大于0.05,良、恶性病变组t1/n1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诊断肺占位良恶性病变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47.1%,65.2%,52.7%,75%,35.7%。99mtc-3prgd2spect/ct断层显像恶性病变组和良性病变组t2/n2分别为3.7±2.5和2.5±1.7,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t=-2.507,p=0.014值<0.05,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诊断肺占位良恶性病变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86.3%,47.8%,74.3%,78.6%,61.1%。3.肺恶性病变组薄扫ct诊断的真阳性42例,假阴性9例。良性病变组真阴性12例,假阳性11例,其诊断肺良恶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为82.4%、52.2%、77.0%,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9.2%,57.1%。4.99mtc-3prgd2spect/ct平面显像、断层显像联合薄扫ct诊断肺内占位性病变的真阳性50例,假阴性1例。良性病变组真阴性17例,假阳性6例,其诊断肺良恶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为98.0%,73.9%,90.5%,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9.3%,94.4%。5.根据99mtc-3prgd2spect/ct平面显像受试者工作曲线,平面显像判断肺内占位性病变良恶性的t1/n1最佳诊断界值为≥1.265。在此阈值下roc曲线下面积0.635,曲线下面积与az=0.5比较,(p=0.065>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根据99mtc-3prgd2spect/ct断层显像受试者工作曲线,断层显像判断肺内占位性病变良恶性的t2/n2最佳诊断界值为≥2.03。在此阈值下roc曲线下面积0.711,曲线下面积与az=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0.05);6.将恶性病变组肺占位按最大直径分为3组。其中d1组<2cm12例,t2/n2为1.97±0.61。d2组2cm≤d2<3cm12例,t2/n2为3.46±1.63,d3组,d≥3cm27例,t2/n2为5.02±2.72。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不同恶性病变直径组的三组患者t2/n2值进行比较,f=8.521,p=0.01值<0.05,认为不同大小肿瘤t2/n2值不全相同。经两两比较分析发现,d1和d2组t2/n2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1)。d2组和d3组,d1组和D3组T2/N2比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0.04和0.00);7.恶性肺内占位性病变原发灶T2/N2值与病灶大小存在相关性(P值分别为0.011)。结论:1、在肺占位性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99mTc-3PRGD2 SPECT/CT断层显像的灵敏度、准确性高于平面显像,但特异性低于平面显像。2、99mTc-3PRGD2 SPECT/CT平面显像+断层显像+胸部薄扫CT联合显像明显提高了肺占位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3、对判断肺内占位性病变良恶性的SPECT/CT断层显像T/N比值的最佳诊断界值为2.03,可以取得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灵敏度86.2%,特异度56.5%,曲线下面积0.711)。4、99mTc-3PRGD2 SPECT/CT断层显像恶性病变组织的T/N随病灶直径增大而增高,相关系数为0.354(P=0.011)。
其他文献
探讨多药抗药mdr-1基因在乳腺癌化疗抗药中的作用和地位。方法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技术,检测了82例次乳癌组织的mdr-1mRNA水平。结果初治原发乳癌35例,mdr-1基因阳性表达34.3%;复发转移乳癌47例,mdr-1基因阳性表
每当回忆起抗日战争中一个个重要的战役,人们就不能不联想起郑洞国这个名字。这位少年时代从湘西大山中奋斗出来的爱国军人.大革命时期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聆听过孙中山先生的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醛固酮(Aldo)对肝星状细胞(HSC)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和激活蛋白1(AP1)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HSCT6细胞株,分别予AngⅡ1μmol/L和Al
新形势下,确保高校能够锲而不舍的走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积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接棒人,对于高校教师深刻理解立德树人的内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总体而言,大部分高校教师都具
目的:评价常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在无创性预测脑胶质瘤分子病理学分型的价值。方法:回顾性
<正> 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转基因技术(GeneticallyModified technology)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产业开始蓬勃发展。它为解决人口膨胀、粮食短缺、资源匮乏、环境污染、能源危机
在医学影像中,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一种重要的成像技术,此成像技术有着高质量的图像显示效果,已被广泛应用于医学中对人体各组织器官病变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