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改后采伐限额制度对森林可持续经营影响的评价——以福建省永安市为例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anky_8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是为保证我国森林资源能永续利用而制定的一项基本制度。自1987年以来,该制度的实行有效的遏制了森林资源的过度采伐,也使我国森林资源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新世纪初,国家为推进现代林业的建设,开展了新一轮的集体林权改革,放手发展非公有制林业,明晰了产权,将林木资产处置权配置到农户。然而,随着集体林权改革的深入,现行的森林采伐管理制度与《物权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改革现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成了全面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现实需要。为此,国家林业局开展了关于改革森林采伐管理的工作。  本研究通过收集、归纳文献和历史资料,梳理了中国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的历史变迁,理论上分析了森林采伐限额制度改革对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影响,并采用专家咨询法、理论分析法、频度分析法、多层次模糊综合方法等构建森林采伐制度对森林可持续经营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以福建省永安市为例,利用实地调查数据,评价永安森林采伐限额制度改革对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影响。  通过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测算出永安市采伐限额制度改革的绩效为“一般”,说明永安采伐限额制度改革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由于政策改革时间短、制度不够完善等原因,改革成效并不明显。于是,本文提出了深化采伐限额制度改革的建议:简化采伐审批程序,为森林经营者提供便捷服务;完善林地流转制度,促进林业规模经营;进一步放宽商品林的限制;完善与推进森林采伐指标分配制度。
其他文献
文旅融合发展是公共图书馆创新服务方式、丰富服务内容、推动全民阅读的有效途径.文章以山西省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发展为研究对象,介绍了融合现状,分析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提
文章研究了广州市有关部门关于文献信息资源处置的政策、法规、细则,探讨了文献信息资源处置制度的原则、标准、权责及流程,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获取了广州地区公共图书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在线教育产品的普及,高校图书馆传统的服务功能与服务模式遭遇寒冬,亟待创新.文章对云南省独立学院图书馆的学习共享空间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以云南大学
文章在阐述品牌建设内涵的基础上,指出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推广活动品牌构建应包括活动品牌定位、活动品牌策划、品牌活动实施和品牌活动宣传等关键步骤,基于对天津市中小学生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微信、QQ访谈等方式对学生的移动阅读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学生的移动阅读行为特征及趋势,提出了新型知识服务体系的构建思路和相关建议,以期推动移动阅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契合“互联网+”条件下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文章以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图书馆入馆教育实践为例,介绍了将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在线教育平台应用相结合
辅助性馆员队伍的建设有利于缓解公共图书馆编制不足和经费紧张的困境,保障图书馆基础性服务的顺利开展.文章简述了辅助性馆员队伍形成的原因,指出了辅助性馆员队伍的管理问
文章分析了古籍资源阅读推广的现状,结合实践案例提出了先对古籍资源进行二次开发、再根据读者需求开展阅读推广的新思路.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s,NMOS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率低,可累及脊髓和视神经等多个部位,临床表现多样,应与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