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脉空间的再造——中山岐江公园景观文化价值分析及启示

来源 :中国艺术研究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ld7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中国文化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经济全球化及高速发展所带来的多领域的趋同危机,文化多样性存在所承受的巨大威胁以致于本土文化的衰退与消亡等都严重影响了文化的多元发展和人类的核心追求,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来临,如何协调好本土文化与后工业文化及经济全球化的关系,落实到景观设计领域,笔者认为其核心是对人文的深切关怀、对历史文脉的保护、对生态安全的考量。俞孔坚设计的中山岐江公园,连续在国内外获得多项大奖,反映了国内外学术舆论界的认同,其景观设计理念及设计语言的表述,在当代中国景观设计领域极具时代前瞻性。深入研究中山岐江公园的内部结构,从而透视设计师的设计理念、手法,由此管窥在中国本土文化背景下完成3/4学业的中国人,经过短短5年国外深造,归国后于当下文化语景,通过实践迅速获得成功,其中原因十分耐人寻味。目前中国景观设计界理论来源大致有三个方向:美国、欧洲、中国本土,如何在这三个方向上做出符合时代需求的文化判断,建立具有本民族文化特性的景观设计学科理论体系,是当前中国景观设计界最迫切的问题。探讨中山岐江公园景观设计成因,以此加深西方景观设计理念在本土转化过程中的价值观建立和顺应时代发展规律的方向性指引。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本文主要以民族舞剧《牡丹亭》中“杜丽娘”的形象塑造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对该剧核心人物形象的塑造方式进行较为全面深入的论述和透析,进而由表及里、由点知面地阐发整部舞剧
期刊
期刊
约翰·勃拉姆斯(JohannesBrahms1833-1897)是浪漫主义时期伟大的德国作曲家,其钢琴音乐的创作,在西方音乐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他的钢琴变奏曲极具艺术价值,其独特的变奏手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