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溶胶的制备及其在硅酸盐长余辉材料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z7413355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硅溶胶作为一种重要的无机高分子材料,因其具有良好的分散性、较好的耐磨性、较大的比表面积、亲水性和憎水性等性能,被广泛应用在精密铸造、涂料、蓄电池、粘结剂和催化剂等工业,而且国内外对其产品种类的要求越来越高。另外,硅酸盐体系长余辉发光材料,有极强的耐水性,发光颜色与铝酸盐体系形成互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实验前一部分结合单质硅溶解法和离子交换法制备酸性硅溶胶,并对制备过程中影响产品性能的各种工艺参数进行分析和探讨;另一部分利用前一部分制备的酸性硅溶胶作为硅的来源,采用燃烧合成法制备了离子掺杂硅酸盐长余辉材料,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荧光分光光度计以及扫描电镜等对其进行物相结构和发光性能进行了分析。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在制取酸性硅溶胶的过程中,母液浓度、硅粉量、催化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都会对最终产品的粒径以及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当母液浓度小于2.5wt%时,平均粒径和SiO2含量随着母液浓度的增加而变大;当母液浓度大于2.5wt%时,平均粒径随着母液浓度的增加而变小。每200m1水溶液中硅粉加入量在26g之前,硅溶胶的平均粒径随着硅粉的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加,且在20g以前增加迅速,在20g-26g之间增加缓慢。当硅粉加入量超过26g之后,硅溶胶的平均粒径随着硅粉的加入量增加反而缓慢减小,最终趋于稳定。用不同种类的催化剂时,最终硅溶胶产品的平均粒径也会不同,用氨水和九水硅酸钠溶液作为复合催化剂时,硅溶胶的平均粒径会比单独使用一种催化剂或者不使用催化剂时的硅溶胶的平均粒径大。反应温度由75℃升至95℃时,硅溶胶平均粒径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硅溶胶平均粒径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先增加后减小。(2)制备酸性硅溶胶的最佳工艺条件:活性硅酸母液为2.5wt%,用量为200ml,硅粉用量为26g,采用氨水和九水硅酸钠作为复合催化剂,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8h。在此基础上进行实验,制得的酸性硅溶胶产品粒径可达30nm以上,常温下稳定时间可达200天左右。(3)以自制酸性硅溶胶为硅源合成的Sr2MgSi2O7:Eu2+,Eu3+,Dy3+材料发射光谱为一半宽带,主发射峰位于568nm处,为Eu3+的5D→7F特征峰值,次发射峰位于475 nm处,为Eu2+的4f5d→4f跃迁引起的发光,该材料主要为黄光发射。(4)本实验合成硅酸镁锶粉体的最佳工艺参数为:n(硝酸锶)/n(硅溶胶)=1:1.1,n(尿素)/n(硝酸盐)=3:1,燃烧温度为850℃。用自制的酸性硅溶胶作为原料采用燃烧合成法制备的Sr2MgSi2O7:Eu2+,,Eu3+,Dy3+,产物颗粒均匀细小,易粉碎,生产周期短,可成为合成硅酸锶镁的一种新型技术路线。
其他文献
艾格列净和达格列净是医药上重要的钠依赖葡萄糖转运蛋白(SGLT)2抑制剂。具有耐受性好、副反应少的优点,是治疗Ⅱ型糖尿病的首选药物。传统的合成艾格列净的路线基于有机锂试
一台型号为CK6142的数控车床,其主轴电动机采用型号为FRN7.5G11S-4的富士变频器控制。在工作过程中,变频器频繁出现“OL”制动电阻过热报警,同时FANUC系统显示器出现“EMG”报警,
文中回顾了常用光缆的结构、种类及其特点,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常见光缆的施工技术,最后,对光缆技术的发展作了初步的展望。
目的 探讨大肠癌组织、癌周粘膜组织及外周血白细胞雄激素受体(AB)的含量与大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放射配体结合分析法(RBA)测定38例行手术切除的大肠癌组织、癌周粘膜
英汉互泽中的词汇与语义空缺源于中英社会两种不同的文化、生活习俗和生活方式。针对不同情况 ,可采取音译加注法 ,直译等值法 ,直译加注法、意义等值法、形象转移法等多种补
<正> 平菇在植物学中属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尔属,是一种世界性生产的食用菌,近年发展很快。就教学、科研和生产的需要,从1982年到1984年我们对九个平菇品种的营养成分
期刊
环境审计作为一种有效的环境管理工具 ,正在被逐渐推广应用。本文在现有理论基础上 ,总结环境审计的定义 ,对环境审计假设进行探索 ,并讨论环境管理中的一些新思想 :环境标志
介绍了以AVR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检测人流,单片机通过驱动电路控制直流无刷电动机,光电编码器检测电机转速和转向,并结合显示电路、故障检测电路的自动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