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主体合作共治”型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运行困境与出路——以常州市A、B街道为例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ttk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良好的社区治理需要科学合理的社区治理模式的构建。伴随着服务型政府的打造过程,政府的“放权”使社区一步步向其“自治”本位回归,社区治理的主体也由“一元”变为“多元”。以“混合型”社区治理模式为蓝本的“多元主体合作共治”型城市社区治理模式正在不断地被运用到实践当中。  本篇文章正是在考察常州市实际运用此种模式的利弊基础上,为这种模式的进一步优化提出合理建议。文章首先介绍了“多元主体合作共治”型城市社区治理模式产生的理论与现实背景,并概括了此种模式的具体特征。然后以常州市A、B街道为例,并结合常州市社区治理“减负增效”活动开展过程,运用问卷调查、实地走访与访谈等实证与经验研究方法,描述了常州市社区治理各参与主体及其扮演的角色以及常州市社区治理所取得成效,提出了常州市在具体运用“多元主体合作共治”型城市社区治理模式时面临的困境并作了原因分析。最后,则给出了走出困境的出路:一是要从“社区治理”走向“小区治理”;二是要在共治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社区自治的能力;三是要将社区居民更好地组织起来。从这三点出发,还提出了若干细化措施。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浪潮的来袭,社会转型的深入,人们的生活方法和思维方式日趋多样化,这使德育工作的开展面临着异常复杂的外部条件。在开放、多元的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