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瞬间”和“非瞬间”是绘画造型的时间结构的主要类型。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瞬间”造型的意义被强化,成为所谓“科学”的西方传统绘画造型的精粹。当时的艺术家为此完成了几项重要工作:他们本着科学的精神探索绘画透视规律;他们认识到对静物的描绘有助于表现运动物象的瞬间状态;他们学习人体解剖,为理解运动本质以及迅速把握运动的瞬间打下基础;第四,通过写生训练对以上知识进行综合运用。从文艺复兴时期一直到印象主义,以展现瞬间的景象为终极目标的“瞬间”艺术经历了一个接一个的辉煌。 然而瞬间也是相对的,其科学性也是相对的。“非瞬间”的艺术同样虔诚地指向艺术的真实。在现代艺术的开端,西方传统造型规范束缚了绘画的表现需要,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将目光引向一直被忽视的绘画造型的另一半传统——“非瞬间”的造型方式。“非瞬间”的艺术造型主要涉及到视角的运动、物象的运动以及意象的时间性三方面内容。视角的运动中,作者很少将“自我”的位置固定下来,相反,可以自由变换,意到形随。这种视角运动的造型在中国的立轴和长卷中、在许多民族、民间艺术作品中被广泛应用。物象的运动在传统中主要体现为用独幅画面对故事情节进行表现;而未来主义直接表现运动本身,在单幅画面中再现运动的过程和时间。那些来自欧洲文化影响边缘或以外地区的艺术,包括非洲、美洲、近东、印度、中国和日本的艺术,那些欧洲各国的绘画和雕塑发展史上的早期阶段的艺术,那些未接受或未吸收专业训练的画法,展现出高度的天真特性的民间美术为我们提供了相当多的“非瞬间”绘画造型的启示。 “瞬间”和“非瞬间”共同构成了绘画造型的优秀传统,并形成不可阻挡的合流。现当代绘画的发展建立在这两个传统的基础上,同时形成了时间结构和空间结构更加复杂的造型新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