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网络上病毒传播模型

来源 :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人们已经进入到信息时代,信息的扩散对疾病的传播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统计显示,人们从微博、Facebook及Twitter等网络社交平台上获取的信息量占获取信息总量的90%以上,这说明现在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是社交网络。病毒传播一般需要依托真实的接触网络才能完成传播。社交网络和接触网络这两种网络的拓扑特性与传播途径均是不同的,所以在多重复杂网络上研究病毒传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多重网络上提出了信息与病毒的交互传播模型,研究信息对病毒传播的影响。1.在多重网络信息病毒交互传播模型的基础上,本文考虑现实生活中个体会根据自身所处环境选择疫苗接种,提出了多重网络上基于邻居节点感染数目的危机意识疫苗接种方案。通过研究影响疾病传播规模及疾病传播阈值的影响因素,发现相比于小世界网络,信息在无标度网络上的传播对疾病的抑制效果更加明显。这也说明随着社交网站普及,人们对疾病的控制能力越来越强。同时与Wang等人的SIR-SIRV模型对比发现,本文所提出的疫苗接种方案更有优势,更加灵活,也更贴近实际生活。2.在多重网络信息病毒交互传播模型的基础上,考虑到疾病的治疗时间有限,本文提出了多重网络上基于有限治疗时间的病毒传播模型,通过仿真发现在治疗时间较小时个体的死亡密度较大。当治疗时间大于特定值时,死亡个体的密度趋近于0。这说明当检查频率大于特定频率时,就能及时地发现病毒从而进行治疗。同时在群体层面考虑治疗时间的异质性,发现在有效治疗时间均值不同时,治疗时间的异质性对病毒传播的影响是不同的。3.在多重网络信息和病毒交互传播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信息的传播特性,考虑信息的遗忘和传播过程中信息的减少,引入信息的衰减,提出有信息衰减的信息和病毒交互传播模型。采用平均场的方法将信息病毒传播过程统一起来,推导出病毒传播的阈值,发现病毒传播阈值不仅与病毒的传播有关,而且与个体的信息量有关。研究还发现该病毒传播的阈值与信息的产生概率ω无关,而信息的衰减会导致病毒传播阈值减小。在人工网络和真实社交网络上进行仿真,通过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最后通过仿真研究了信息对病毒传播的影响,并验证了理论推导的结果。
其他文献
腰果与榛子、核桃、杏仁被称为世界四大坚果,含有丰富的脂肪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是十分优质的食品。然而,摄入腰果有可能引发人体的过敏反应。热加工是坚果最常用的加工方式。不同的热加工方式对坚果营养和风味有不同的影响,条件剧烈的热加工还有可能引起坚果致敏性的变化。为了探索热加工对腰果营养成分和风味的影响,本文选用了三种热加工方式水煮、烤、油炸,对比热加工前后腰果中主要营养成分包括蛋白、氨基酸、脂肪、碳水化
近几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普及,计算机的使用量不断增大,对于计算机的教学就显得非常重要,对于计算机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计算机教师应该通过怎样的课堂操作来实现
随机性普遍存在于实际工程问题中,而复杂结构的非线性随机响应分析是其中的一个难点,近年发展的概率密度演化方法为此类问题的求解提供了新的途径.由于实际问题的复杂性,概率
叶向高生活的时代,正是明代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嘉靖倭乱”之后.东南沿海地区经过多年的休养生息,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并逐渐走向繁荣。海洋社会经济
<正> 一、《苏联史》教学中的问题之一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实事求是的思想准则也是编撰和修改《历史》教材的基本原
初中英语两极分化现象一直是英语教学中的难题,目前越来越多的学生丧失了英语学习的兴趣。英语教师应看清教育的本质和意义,摆脱教育功利性,多方面分析两极分化成因,关注"学困
某1 000 MW核电机组检修期间发现,汽轮机联轴器螺柱表面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采用宏观和微观形貌观察、力学性能测试、金相检验、扫描电镜观察、化学成分和能谱分析,对螺柱表
根据GenBank中衣原体主要外膜蛋白(MOMP)全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以临床分离的衣原体病原中提取的衣原体全基因组为模板,利用特异性引物PCR扩增得到MOMP全基因序列。通过BL
“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是一个国家永葆青春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青少年人口质量是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改革开放以来,教育
<正>郑天挺(1899-1981)是中国著名的明清史专家,翻开任何一本有产中国20世纪明史研究概况的著作,几乎无一忽视郑天挺的重要地位。但他对明史学界的独特贡献,在明史领域的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