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隔姜灸足三里、涌泉穴对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术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胸苷激酶(Thymidine Kinase1,TK1)影响,为艾灸治疗肝癌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将符合TACE术治疗指征的肝郁脾虚型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艾灸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行TACE术治疗,术前1天、术后第7天行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AFP、血清TK1值及细胞免疫功能检测,并进行生活质量EORTCQLQ-C3(V3.0)问卷调查、毒副反应观察、中医证候积分记录。术后两组均予常规护肝、护胃、止痛、止呕等治疗。艾灸组于TACE术后第1天开始予隔姜灸双侧足三里、涌泉穴,30min/次,1次/天,共灸7天,对照组不予艾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K1值、细胞免疫功能、生活质量、中医证候积分变化以及毒副反应。 结果: 1.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K1值均较治疗前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艾灸组治疗后TK1值较对照组治疗后低,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 2.艾灸组治疗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4+/CD8+)及NK细胞活性均较治疗前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4+/CD8+)及NK细胞活性均较治疗前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艾灸组治疗后CD4+、CD4+/CD8+、NK细胞活性均较对照组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 3.治疗后,艾灸组患者疲倦、食欲减退、恶性呕吐症状较对照组减轻,总体健康状况评分较对照组情况高,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艾灸组疲倦、食欲减退、恶性呕吐症状减轻较治疗前减轻,总体健康状况评分较治疗前高,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疲倦、食欲减退、恶性呕吐症状减轻较治疗前减轻,总体健康状况评分较治疗前高,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4.艾灸组中医证候改善较对照组好,有显著性差异(P<0.05)。 5.行TACE术治疗后,艾灸组患者恶心、呕吐出现例数较对照组较少,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发热、疼痛、周围神经症状、肝肾功能异常毒副反应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1.隔姜灸(双侧足三里和涌泉穴)配合TACE术治疗肝郁脾虚证肝癌患者能改善中医证候、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减少TACE术毒副反应,改善生活质量,有较好的中医临床疗效。 2.短期的隔姜灸治疗未能增强TACE术对肝郁脾虚肝癌患者血清TK1水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