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在贯彻“以人为本”和“终身教育”的理论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外语教育工作者意识到培养学习者自主性的重要性。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学者对自主学习进行了大量研究:Brookes & Grundy,1988;Dam,1995;Dickinson,1987,1992;Ellis & Sinclair,1989;Esch,1994;Holec,1981,1988;Little,1991;Riley,1985;Wenden,1991;Wenden & Rubin,1987;Willing,1989等均对自主学习概念、理论及其制约因素进行了介绍、研究。近几年来,国内学术刊物上刊载的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文章明显增多,但由于外语自主学习在国内还是一个较新的概念,研究者包括教师需要时间来逐步熟悉、运用,所以现在的研究文章主要是对国外理论进行证实,结合国内英语教学特点进行实证探索的相对较少,部分文章探讨了环境及学习策略培训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有的教师认为对学生学习环境的改善(如实行网上在线学习,建立自主学习中心等)以及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培训,会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但学生自主学习程度的高低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及其学习经验而不是外在的学习设施及学习材料,因为学习材料再齐全,学习环境再’优越,如果学习者对学习持消极态度自主学习的程度也不会提高,并且如果给学习者提供的学习材料没考虑其所需,不但不会促进自主学习程度反而会适得其反。在学习者对自主学习持否定态度情况下,策略培训只能成为学习者的精神负担,从而为学习者对自主学习的恐惧心理埋下伏笔。基于这种考虑,本研究在认知心理学、哲学思想和教学法的指导下,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对于英语自主学习的态度及其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有关自主学习的实际做法进行了调查研究,从而探讨下面问题:1)自主学习程度是否与学习成绩相关?2)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对自主学习所持有的观念、态度是什么?3)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的程度如何?通过对问卷调查的数据统计和统计结果的对比,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自主学习程度与学习成绩显著相关。2)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对自主学习持否定态度。3)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自主学习程度比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