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贸易对环境的影响分析──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1f2l3x4j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加工贸易是最大的贸易形式,在对产业结构提升、居民就业扩大、劳动力资源得以充分利用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由于财政系统及经济发展的制约,某些加工贸易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弊端。另外,由于中国还没有完善的经贸环境政策,环保监管还不够健全,还没有足够重视加工贸易产生的效应,致使环境污染出现。基于这样的背景,社会对实施保护环境与贸易发展的共赢给予了密切的关注。本文在研究内容上,主要以长三角地区的数据为基础,从实证和理论两个角度,对这个地区的加工贸易的环境效应进行了探讨。  首先,本研究描述了现在长三角一带环境污染和加工贸易的现状,研究结果发现:从2002年到2014年,在全国范围内,长三角地区在加工贸易方面的出口比值呈上升状态,同时,其自身在出口贸易中,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土壤污染、大气及排放工业三废情况得到相应的改变。  其次,这一研究对Krueger和Grossman和(1995)的环境效应结构进行了承袭,基于分析加工贸易中诸多效应(诸如,结构效应、规模效应和技术效应)的基础,进行问卷调查。本研究采用规范分析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总结与本研究有关的理论即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以及传导机制理论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方式,选取长三角地区10家加工贸易企业,每家企业选择岗位分别为业务经理岗、跟单员岗等人员对本单位加工贸易发展的认知和建议,主要考察人员管理、部门管理以及制度管理等内部管理因素和工业三废污染、大气污染、水体污染以及土壤污染等外部影响因素对加工贸易的影响程度。  接着,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基于第二章关于环境与加工贸易的理论基础以及第四章关于长三角加工般环境效应的现状描述,这篇文章运用描述性统计以及相应的分析方法,诸如:描述性分析、相关性分析等,基于定量分析的层面,探讨内部因素以及外部因素对长三角加工贸易的影响程度。  从研究中发现:环境污染出现的一个原因是中国长三角地区发展加工贸易,同时,扩大加工贸易的规模,使这个地区的污染严重;被调查贸易公司的人员管理、部门管理以及制度管理对环境产生正面影响,使长三角地区间减少了环境污染;现在,对于环境污染问题而言,长三角地区在环境方面的政策缺乏积极作用。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程度的加深,洗钱犯罪的危害日益严重。大部分洗钱活动均通过商业银行体系进行,因此在反洗钱活动中强化商业银行环节的作用尤为重要。根据《金融机构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给东南亚各国乃至世界经济带来严重创伤。这次危机使我们对国际资本流动及其风险有了深刻的认识。东南亚国家的教训迫使我们必须尽可能准确地判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难点,对于小学低年级孩子来说,作文更是一大难点。我凭着一颗对孩子天生的爱心,和多年来带小学低年级的经验,得出了一点体验。下面我就以二年级学生写日记为例谈谈教学过程中的感触。  二年级教学的重点是识字,就是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学生识字的兴趣,激发学生识字的潜力。鼓励孩子们多看一些故事书,练习用词说话,以提高学生识字的广度。小学二年级学生,写日记在教学大纲中还没有要求,我也没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