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封闭式基金“折价”现象是指封闭式基金的交易价格系统性偏离它们资产净值(NAV)。折价是国内外封闭式基金市场的普遍现象,并一直是理论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国外学术界有人甚至称之为“封闭式基金折价之谜”。根据有效市场假说,市场能对所有可得信息迅速做出充分反应,封闭式基金折价交易对该理论提出挑战。理解封闭式基金折价背后的机制和影响因素,不仅有助于指导封闭式基金本身的管理和投资,而且由于影响封闭式基金折价的因素同样关系到开放式基金的赎回压力,因而它也对开放式基金流动性管理也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本文就这一问题对在沪深两地证券市场交易的封闭式基金做一番研究,对我国封闭式基金折价产生的原因进行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首先介绍国内外封闭式基金折价的现状,然后回顾了各国学者对封闭式基金折价问题所作的研究。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基础上,采取了一阶差分、时间序列等各种统计分析方法,特别是创新性地运用多变量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影响我国基金折价率大小的具体因素,得出了“基金规模大小、上市时间、分红情况等因素对基金折价率具有显著影响”的结论。
封闭式基金大幅折价现象损害了基金持有人的利益,也严重阻碍了封闭式基金的发行。文章最后从封闭式基金转开放的动因、转型的可行性及“封转开”过程中将会面临的问题几个方面对封闭式基金转型进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