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高校教师媒介形象研究——以2014-2016年报道为例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y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新浪网2014至2016近三年高校教师报道为例,对选取的样本新闻从报道数量、性质、消息来源、叙述方式、主题、体裁、立场等七个方面进行分析,梳理出新浪网呈现的高校教师媒介形象,进而分析了新浪网媒介形象塑造的不足之处及影响,同时也指出了新浪网高校教师媒介形象呈现负面化趋势的原因,并对高校教师媒介形象重塑提出了一些建议。  研究发现新浪网呈现的高校教师媒介形象为:个人生活方面形象有生存状态不佳的形象,生活中上当受骗的形象;工作形象有教学工作上负责、创新的形象,师德败坏者形象,学术造假、科研腐败者形象;社会形象有热心公益的形象,社会事务参与者形象,违法犯罪者形象。根据对样本内容及新浪网呈现的高校教师媒介形象的分析,笔者发现新浪网新闻报道中塑造的高校教师媒介形象存在以下不足:报道负面议题偏多,形象呈负面化趋向;报道不够客观;负面报道中高校教师话语权不足。同时也指出了高校教师报道负面化趋势的影响,一方面对公众而言,将误导公众认知,引起公众质疑;另一方面,影响高校教师群体的自我认同。进而笔者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新浪网高校教师媒介形象负面化的原因,一是媒体商业化运作的驱使;二是客观事实与高校教师话语权的缺失;三是刻板印象的影响。最后,笔者从网媒、高校教师、公众这三个方面提出高校教师形象重塑对策。笔者指出网媒要坚持客观、平衡报道原则;高校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身话语权;公众要提高媒介素养,破除刻板印象。
其他文献
期刊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医疗卫生事业事关民生发展,关系亿万人民的健康。然而近年来,传统乡土中国“差序格局”下形成的医患信任关系不断遭受冲击,医疗纠纷事件的频发更
碎片化时代背景下,一系列以短小精炼著称的新媒介正逐步取缔传统媒介的位置,微电影应运而生。网络运营商、广告主以及观众的多方介入,使得微电影有了商业色彩,衍生出一种新的广告形式——商业微电影广告。它的诞生挑战了传统电视广告以及平面广告的霸主地位,但其随之而来的喷涌式发展也使得作品泥沙俱下。目前商业微电影广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故事粗制滥造、主题同质化严重、线下受众流失、商业色彩过于浓厚。本文通过问卷调查,
随着相亲热渐退,电视职场类真人秀节目开始兴起,2011年被称为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的“职场年”,国内的电视职场真人秀节目轮番上阵,风起云涌。这种借助真人秀的外衣,采用相亲式的结
为实现对公路边坡的稳定性安全监测,需要检测边坡的应变变化。元绿公路K77+120~K77+215段为一坡度30°、高度差达65m的边坡,由于土质松散而形成一滑坡地带,在其自然坡面前端
随着仪式活动在乡村的逐渐普及,乡村传统的村落文化正在被传承与改变。在现代传播环境中,乡村仪式在乡民文化生活世界中的传播内容也有些改变。乡村仪式的展演是一个信息交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