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吡啶羧酸由于其强的配位能力和多样性的配位模式被认为是一种很好的配体;吡啶羧酸配位聚合物也展现出多种良好的特性,诸如:电学性质,非线性光学性质,催化性质,磁学性质等。本论文在总结关于2,4-吡啶二酸和2,5-吡啶二酸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分别以水热法和溶液法合成了八个以2,4-吡啶二酸或2,5-吡啶二酸与过渡金属离子,结合含氮的第二配体(bpe,phen,4,4’-bpy,bpp, imi, 2,2’-bpy, 2,4’-bpy)的新颖结构配合物晶体:[Zn2(bpe)(H2O)6(2,4-pydc)2]·2(H2O) (1),[Mn2(phen)2(H2O)2(2,4-pydc)2]·4(H2O) (2),[Mn2(4,4’-bpy)(H2O)6(2,4-pydc)2]·2(H2O) (3),{[Co2(C26H24N4O)(2,4-pydc)2]2·H2O}n (4),[Co(2,4-pydc)(2,4-pydcH)(H2O)2(imi)]·H2O (5),{[Cu3(2,2’-bpy)2(H2O)2(2,4-pydc)2(2,4-pydcH)2]·2(H2O) }n (6),{Cu(4,4’-bpy)(2,4-pydc)·6.5H2O}n (7),{[Co(2,4’-bpy)2(2,5-pydc)(H2O)]·2.5H2O}n (8)(2,4-pydcH2=2,4-吡啶二酸,2,5-pydcH2=2,5-吡啶二酸,2,2’-bpy=2,2’-联吡啶,4,4’-bpy=4,4’-联吡啶,2,4’-bpy=2,4’-联吡啶,phen=邻菲啰啉,bpe=1,2-二(4-吡啶基)乙烷,bpp=1,3-二(4-吡啶基)丙烷,imi=咪唑)。对以上八种配合物进行了晶体结构测试,并用元素分析,IR,TG等手段对其进行了性质的表征。另外,还对配合物1的荧光性质,配合物2和8的磁性质进行了测试和分析。根据X-射线单晶衍射所得到的数据可知,在合成的八个晶体中,配合物1、2、3为双核小分子结构;配合物5为单核小分子结构;配合物4、7为三维网状结构;配合物6、8为一维链状结构。配合物2中两个相邻的phen配体的芳环之间存在着π-π堆积作用。配合物4中的含氮第二配体bpp在形成配合物的过程中发生偶联,两分子bpp偶联成为一分子四齿的C26H24N4O配体(L配体)。配合物7为多孔结构配合物,其结构中存在8 ?×11 ?的微孔。配合物8具有zigzag链结构。晶体结构中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分子间氢键作用。配合物1的荧光数据显示其具有潜在的发光应用价值。配合物2和8的磁性质研究表明,两配合物都表现出反铁磁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