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CORM标准的网络课程教学模型研究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gyue_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科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教学将传统的教学模式引领至全新的层面,营造出自主、个人的学习空间。SCORM标准的出现为网络课程资源在更大程度上的共享和重用提供了可能,它是网络学习领域中较具权威性的标准。依据SCORM标准创建的网络课程具有可重用性、可共享性以及有效控制学习的特点,但是由于技术复杂,开发符合标准的网络课程对教学设计者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为了简化网络课程技术开发,又确保其既符合SCORM标准,又符合教学设计理论的要求,笔者设计了基于SCORM标准的网络课程教学模型,其依据是卡内基美隆大学提出的十种排序模板。当然这十种模板不一定是最完善的,但它是依据SCORM标准将学习的顺序、路径、条件做归纳而得出的,提供了网络课程教学的思维模式,它将教学设计思想与SCORM标准做了有意义的联结,活化了SCROM标准的实用性。 论文详细阐述了SCORM标准体系结构及细则,详细说明了卡内基美隆大学提出的十种排序模板及排序技术规则。依据SCORM标准,以《C语言程序设计》为实例研究,阐述了共享学习对象的分析、设计、制作过程,论述了内容清单制作、组合排序模板、创建网络课程教学模型的过程。 在网络课程的设计过程中,主要分析学习者特征和学习对象特点,特别是关于学习对象的分解和分解程度,这是制作共享学习对象的前提基础,也是基于SCORM标准网络课程设计的关键所在。 网络课程中对学习的控制是通过SCORM 2004标准中新增加的排序规则来实现的,体现在教学模型中的前测、后测、补救等学习策略上。 论文最后将符合SCORM标准的网络课程包在SCORM 2004测试环境下运行,进一步验证它的有效性和共享性。
其他文献
新课改凸显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以往软件操作说明式的教学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当今学生的需求。美国的“21世纪技能合作组织”倡导教师在教学的
在网络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普及特殊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无障碍技术的研究和助残产品的开发又为残障人群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提供了很大的
教师的专业能力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但是由于时间、地点以及很多因素的影响,教师校本研修已经无法满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网络研修逐渐成为提升教师教研能力的主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