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鼠李素体内外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来源 :四川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lgx9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癌症化疗是临床治疗癌症的重要方法,但大多数西药抗肿瘤药物对癌细胞和人体正常细胞的选择性差别不大,因而在应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广泛而且严重,加之各种肿瘤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和抗肿瘤药易产生耐药性等,使癌症化疗的效应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近年来,植物来源的抗肿瘤药重新引起重视。植物来源的化合物不只对发现新药有巨大潜力,还可为设计更理想的新药提供独特的新的化学结构,后者更可被用为创制新药的先导化合物。异鼠李素(isorhamnetin,Iso)是一种已知的黄酮类化合物,在沙棘中含量较高,是沙棘中的主要单体之一,通常也作为标准品用于测定黄酮含量。异鼠李素和槲皮素同属黄酮类化合物,近年研究发现其有较好的抗心肌缺氧、缺血,缓解心绞痛,抗心律失常,抗氧自由基,降低血清胆固醇等多种心血管效应。不少研究组报道槲皮素具有良好抗肿瘤效应; 异鼠李素与槲皮素结构相似,但作为单体对肿瘤的抑制作用还未见国内外其他研究组的报道,因此本研究旨在进行体外试验探讨中药单体异鼠李素抗肿瘤作用、抗瘤谱,了解异鼠李素的适用范围。并对体外证明有效的瘤株,有针对性的进行体内试验,确证药物的体内抗瘤效应。针对异鼠李素抗瘤作用强的细胞株进一步研究其抗肿瘤机制,了解其对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等。本研究建立在植物来源的异鼠李素及黄酮抗肿瘤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并力图在基础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中药抗肿瘤的研究,也为异鼠李素的应用提供新的理论基础。为此
其他文献
国家治理现代化,本质上是一种上层建筑的现代化。中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理论上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实践上要着眼于国家治理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回应新
目的:探讨母乳性黄疸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转归。方法:选择2001年~2005年20例黄疸患儿,其中18例门诊患儿2,例住院患儿,进行诊断性试验,停喂母乳48 h,黄疸明显
随着外科学和医疗技术水平的飞速发展,以及高精设备和新技术在外科手术中的广泛应用,推进了手术部护理人员向高度专业化和一专多能方向的发展,手术部护士由随意全面参与型向
目的:探讨依帕司他对2型糖尿病患者植物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伴有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以胃轻瘫为例)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甲钴胺
cDNA微阵列是将cDNA文库中大量的基因序列固定于载体上,可用于同时检测比较生物样品中多个基因的表达状况。近年来基因芯片被越来越多生物学家用来分析比较癌症组织与相应正常
目的:观察丁咯地尔联合异丙嗪治疗急诊眩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眩晕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丁咯地尔150~200 mg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250 m l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