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重庆丰都地区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选用烤烟代表性品种云烟87、K326、秦烟96、中烟100和豫烟6号为研究对象,从育苗生长、大田农艺性状及其抗病性、再到初烤原烟的化学品质,一直到最后各品种的经济性状,完整的分析研究了各品种间存在的差异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试验结果如下: 1.不同品种苗期生长发育情况 不同烤烟品种在育苗期间的生长发育情况不同,主要体现在根长及干苗重方面。在整个育苗期中,豫烟6号在根长、全苗长、鲜苗重及干苗重等方面表现都是五个供试烤烟品种中最好的,且生长速率较快,适应性和生长势强。由于不同烤烟品种含水率不同,所以鲜苗重表现与干苗重表现并非呈比例关系。 2.不同烤烟品种间差异性分析 各项农艺性状表现较好的为秦烟96,且茎杆粗壮,抗倒伏性较好。各烤烟品种在同一生态条件下的植物学性状不同,表明不同的烤烟品种其适应性不同,且品种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性差异。 各烤烟品种下部叶除了糖碱比较高外,其它各项化学品质均在适宜范围内。中部叶中各品种的各项化学品质也均在适宜范围内,但综合来看,中部烟叶和上部叶化学品质较优且各化学成分之间协调性较好的为豫烟6号、中烟100和秦烟96。 3.不同品种干物质动态积累显著性分析 在干物质积累中,中烟100对茎、叶的干物质积累速率明显低于根部,根部生长能力优于冠部。而K326在后期根部干物质积累速率最快,但是也因此使得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较少。而主栽品种云烟87无论是积累速率还是积累量方面的表现都显著低于其它品种。豫烟6号和秦烟96在各部位干物质动态积累中表现显著高于其它品种。 4.烤烟农艺性状与主要化学成分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烤烟田间农艺性状与主要化学成分之间的关联度因农艺性状、化学成分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且农艺性状与不同部位烟叶化学成分间的关联度也不同。因此,可以通过种植模式和田间管理等农业措施改变烤烟的内在化学成分的含量,使得烤烟化学成分更加协调,提高烟叶工业可利用性。 5.不同烤烟品种抗病性分析 豫烟6号的发病率最高,中烟100次之,云烟87最低。K326和云烟87感病植株的病情较轻,而秦烟96虽然发病率低,但是病情较重,所以,秦烟96的病情指数较K326及云烟87高。 6.不同烤烟品种经济性状分析 秦烟96的经济性状显著高于其它品种,而豫烟6号由于上等烟比例极显著高于云烟87,其均价和产值也都极显著高于云烟87,可见,在产量无极显著差异的情况下,上等烟比例对产值的贡献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