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后并发肝性脑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nan00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alsystemic shunt,TIPS)术后患者生存情况,探讨TIPS后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32例行TIPS术的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HE分为HE组(9例)和非HE组(23例)。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门静脉高压病因,分别统计患者术前肝功能Child-Pugh分级、门静脉压力梯度(portal pressure gradient,PPG)、门脉穿刺位置、支架内径。记录两组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及HE发生时的总胆红素、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血氨水平。连续型变量进行t检验,分类型变量进行χ 2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采用ROC曲线下面积,95%C.I.和P值来评估各个指标的效能。结果32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12个月,最长随访时间46个月(合3.8年)。随访期间,总共发生HE 9例,总发生率为28.13%。TIPS术后早期(12个月以内)是HE发生的高峰期,1例患者术后3个月发生HE,术后5个月死于肝癌;1例患者于术后12个月发生HE,并因肝衰竭而亡;其余7例经内科药物治疗病情均得到缓解。HE组与非HE组患者,两组术前总胆红素、血氨水平比较差异明显(P=0.024和0.004);HE发生时,与术前相比HE组发生HE时血氨[(106.8 ±51.15)μ mol/L]水平明显升高(P=0.013);Child-Pugh C级患者术后HE发生率高于A级者(P=0.068属于0.05~0.1,符合边界显著);C级患者HE发生率高于B级者,B级HE发生率亦高于A级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 组 PPG 下降[(16±4.31)cmH20]幅度较非 HE 组 PPG 下降[(12±3.86)cmmH20]幅度显著(t=2.55,P=0.016);穿刺门脉右支HE发生率高于门脉左支级者(P=0.053属于0.05~0.1,符合边界显著);支架内径为10mm HE发生率高于内径≤8mm的HE发生率(P=0.036)。绘制ROC曲线,AUC结果显示Child-Pugh分级、门静脉穿刺位置、PPG、术前总胆红素、术前血氨的AUC分别为0.739、0.679、0.727、0.756、0.758、0.771(P<0.05),各指标对 TIPS 术后 HE 的预测价值为:术前血氨>术前总胆红素>PPG>Child-Pugh分级>门静脉穿刺位置>支架内径。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支架内径与PPG下降幅度是TIPS术后发生H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积极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改善肝功能,药物降血氨,选择门静脉左支作为门腔静脉分流道,植入8mm内径血管支架,控制门静脉压力梯度下降幅度在8~12cmH20可以显著降低肝性脑病发生率。
其他文献
民国时期湖南的私立教育曾走过了一条极不平坦的道路,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呈现了以下特点:私立学校,门类齐全,尤以小学与中学为盛;私立学校遍布三湘大地,但多集中在长沙与中小
根据儿童骨折后,骨质有加速生长的趋势,作者采用下肢骨干骺端骨钻孔术,治疗儿童双下肢不等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