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中小学生源骤减。教育主管部门为了解决生源流失,整合教育资源等问题,对中小学布局进行调整:将村小并至乡镇,形成中心校,而中学则直接撤并至县城,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寄宿制中学。这样的政策实施后,导致了一些新的问题的产生,家校合作问题成为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个。虽然家校合作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学校,尤其是家庭也意识到家校合作的重要性,但是,对于寄宿制学校来说,家校合作进行的并不那么顺利,而像这种新型的,农村撤并至县城的寄宿制中学来说,更是有很多家校合作问题急待解决。本研究以笔者就职的县城寄宿制中学为例,以这所学校的家校合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试图找出新的方法策略来调整现有的家校合作关系,希望能对这种新型的寄宿制学校家校合作的顺利进行有所帮助。本研究有四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介绍了问题提出的背景,缘由,研究意义,相关概念,文献综述,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以及研究的方法。第二部分,主要对笔者就职的学校进行调查。通过对家校合作主体,既学校,教师,家长及学生的调查与访谈,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出这所寄宿制中学家校合作关系中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从主体(学校,家长,教师,学生)与客体(时间空间,政策法规,管理体制机制)两个方面,具体分析了上一部分中总结出的问题的成因。第四部分,针对这种新型的寄宿制中学,提出理想的家校合作模式,得出重塑寄宿制学校家校合作关系策略:1.增强家校合作意识,建立家校合作管理组织机构。2.开设家长学校,提升家长素质及合作参与意识。3.培训教师家校合作技巧,避免单向灌输和“问题型合作”。4.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疏导学生心理障碍问题。5.组织丰富的家校合作活动,开辟多种沟通交流渠道。6.建立良好的合作反馈机制,确保家校合作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