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分析早产胎膜早破的可能诱因、对妊娠结局及母婴并发症的影响及防治,以期加强对早产胎膜早破的认识,降低其发生率,减少对母婴的危害。 方法: 回顾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分娩的107例早产胎膜早破孕妇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根据破膜时孕周分为妊娠28-33周+6和妊娠34-36周+6分别为A、B两组,并根据破膜持续时间即破膜开始至终止妊娠时间分别对比<48h与≥48h,用统计方法分析比较不同孕周及不同破膜持续时间的早产胎膜早破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胎膜早破的可能诱因中以感染发病率最高。孕28-33+6周与孕34-36+6周早产胎膜早破分娩方式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随孕周增加,新生儿并发症发病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28-33+6周及孕34-36+6周中破膜持续时间≥48h与<48h比较,母体感染有显著性差异(P<0.05)。孕28-33+6周破膜持续时间<48h与≥48h两组比较,随破膜持续时间延长,新生儿感染发生率增加,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降低,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在妊娠34-36+6周组,随破膜持续时间延长,新生儿感染发生率增加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早产胎膜早破可导致一系列严重的产科并发症,母体感染、新生儿感染、新生儿窒息等发生。新生儿结局与孕龄密切相关,孕周越小,新生儿结局越差,妊娠达34周以上新生儿结局显著改善。且34周后胎膜早破时间越长,母婴并发症发生率越高,故没有必要保胎。重视孕前、孕期保健,可以减少早产胎膜早破的发生。对不同孕周的胎膜早破应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以达到提高新生儿存活率,减少母婴并发症之目的。选择合适分娩时机及分娩方式,能获得良好妊娠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