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设施布局优化研究

来源 :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chair_m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慢行设施布设是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的重要环节之一,畅通的慢行道路网、充足的慢行空间和舒适安全的慢行环境是城市慢行交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现阶段,各城市对于慢行交通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中,对配套慢行设施的规划缺乏系统性,导致部分城市慢行设施布局存在不足,慢行系统规划得不到基础设施保障,慢行交通出行推广率也随之受到影响。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城市慢行交通设施布局基本现状和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明确慢行交通定位和特性的基础上,以安全、公平、便捷、舒适、无障碍、绿色健康为基本理念,坚持“人本位”思想,分区、分级、分节点对城市慢行交通设施进行系统化分析,确定指标并对慢行设施布局现状等级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提出合理优化措施。本文首先将城市按用地性质划分慢行单元,并对步行和自行车道路进行分级,对交叉口、公共交通枢纽、停车点等节点处的慢行设施进行系统分析,对整合后的慢行设施按照慢行道路网、慢行空间、慢行环境进行具体分类。其次构建综合评价体系对现状设施布局合理性进行评价,择连通性、便捷性、安全性和舒适性为四个准则层,在准则层下选取20个相关指标进行量化,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后,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以慢行设施现状的相关数据为基础为基础,对慢行设施指标进行模糊综合评价。最后得出城市现状慢行设施的便捷性和安全性评价等级较差,从便捷性和安全性角度,对慢行道路网、慢行空间、慢行环境进行设施优化。本文将慢行交通设施作为一个完整系统进行研究,不是简单依托于原有的城市道路网,是在原有道路网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慢行设施进行系统化处理,从整体和部分两个角度对慢行交通系统设施进行优化。为进一步深化优化方向,本文根据导则、规范、规划案例提出慢行设施相关指标,通过实例分析得出评价结果,在优化理论基础上,针对评价结果进行慢行设施优化。
其他文献
利用差示量热扫描仪测定在不同储藏温度条件下(-4、15、25、35℃)的湿面老化焓,应用Avrami模型描述淀粉在回生过程中的结晶行为,研究了贮存温度对湿面淀粉老化速率和淀粉结晶成核
目前,我国刑法总则中尚未确立处理共犯与身份关系的通则性规范,处理共同身份犯罪的定罪量刑问题时只能求助于理论研究和司法解释,但学界与实务界的林立学说与经验做法又直接
通南巴地区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北接米仓山构造带,东临大巴山逆冲推覆带,主要包含一个NEE-SWW向的"长条型"通南巴背斜,是川东北地区重要的产气区之一。自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沉
针对传统DSP+FPGA等组合平台的接收机中出现的数据传输不稳定,传输速率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ZYNQ的接收机平台。首先,根据ZYNQ的异构架构特点,在PS与PL之间搭建一个协议转
目的观察分析中西医综合护理对儿童肿瘤患者化疗所致胃肠道反应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40例儿童肿瘤化疗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